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四渡赤水 相关学问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运动战。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以后,国民党调中央军和川、黔、湘、滇四省军阀武装共计一百五十多个团四十余万人,对遵义进行合围。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夺取战略上的主动权,中央红军采取机动灵... [详细]

《大学历史词典》 字数(64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在云贵川边界地区为摆脱国民党政府军的围追堵截、争取战略主动的作战行动。1935年1月,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进,1月29日从土城、元厚场一渡赤水,进入川南,准备渡过长江与川陕根据地的第四方面军会... [详细]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著作大辞典·下卷》 字数(67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在云贵川边界地区为摆脱国民党政府军的围追堵截、争取战略主动的作战行动。遵义会议后,党中央根据敌情变化,提出在云贵川地区建立根据地的任务,制定了北渡长江,与川陕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会合的计... [详细]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大辞典·中》 字数(603)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指挥红军北进,采用高度灵活运动战的方针,从土城、元厚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准备北渡长江,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会合。由于张国焘违背中央的命令,未能派兵南下策应,致使敌人能够集中兵力封锁长江。毛... [详细]

《中国历史辞典·第一册》 字数(519)

电影剧本。王昊、王愿坚等编剧。发表于《八一电影》1982年第1、2期。1935年遵义会议后,长征途中的红军处于敌强我弱的被动局面,国民党军队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尾随的敌军步步逼近。在千钧一发之际,毛主席毅然决定改变北上路线,四渡赤水河... [详细]

《二十世纪中华文学辞典》 字数(278)

①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为争取战略主动,四渡赤水河,在贵州、四川、云南边境地区粉碎国民党军队围截的高度灵活机动的大规模运动战。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当时,蒋介石调集“中央军”和... [详细]

《军事大辞海·上》 字数(134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在长征中为争取战略主动,在贵州、四川、云南边境地区进行的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作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从遵义出发,采取高度灵活的运动战,经桐梓、松坎转向西进。28日,在习水西南土城重创四川军阀一... [详细]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卷》 字数(862)

中央红军在长征中为争取战略主动,在贵州、四川、云南边境地区进行的运动战。1935年1月7日红军占领遵义以后,蒋介石以几十万兵力分路向遵义地区进逼,红军决定北渡长江,进至四川西北部创建新的苏区。1月29日分三路从元厚(猿猴)场、土城南北... [详细]

《社会科学大词典》 字数(543)

仁怀历史大事。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的转折点。1935年3月,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主力从遵义西进经仁怀辗转奋... [详细]

《中国城市大典·第一卷》 字数(128)

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云、贵、川边界开展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1月29日,为了从四川泸州、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中央红军从土城、元厚场一渡赤水河,进到云南扎西地区。蒋介石一面封锁长... [详细]

《中国历史大事典》 字数(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