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世界经济革命的浪潮正向我们扑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已经消然走到我们面前。什么是新经济?新经济时代又会引发什么样的震荡?传统经济又如何与新经济对接?新经济对汽车产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汽车产生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又该有什么样的理性选择?……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详细]
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02年
下载次数(2746) | 被引次数(16)
国内需求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与国内的需求结构、需求规模和需求质量密切相关。在对汽车工业国内需求与国际竞争力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实证检...[详细]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下载次数(384) | 被引次数(7)
马来西亚兴建国内最大的汽车工业城马来西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国家汽车工业公司(PROTON)的董事长日...[详细]
《东南亚南亚信息》1952年10期
下载次数(10) | 被引次数(0)
汽车是近百年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工业产品之一,其在成为许多国家家庭必需耐用消费品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包括石油、公路交通、汽车保险和汽车保养维护在内的许多产业,因而汽车工业具有成为支柱产业的几乎所有特征,所以该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全球主要经济体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一...[详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博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410) | 被引次数(0)
世界汽车工业快速地发生着变化。汽车产业的竞争早已越出国界,主要是跨国汽车集团之间争夺世界汽车市场份额。日本汽车工业在美国的帮助下,学习和吸收美国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成熟技术,根据自身的需要,进一步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完整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工业经历...[详细]
哈尔滨工程大学 硕士论文 2003年
下载次数(3363) | 被引次数(25)
利用2008-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有效国内需求及国际竞争力测量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民族企业的R&D投资强度和投资效率与...[详细]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下载次数(348) | 被引次数(3)
本文首先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别构造了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和比较优势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而提出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战略选择。文中分析了典型的汽车工业后起国日本、韩国和巴西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对他们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汽车工业后起国的发展模式是...[详细]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08年
下载次数(914) | 被引次数(10)
东南亚地区是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重要一环,东南亚地区国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基本处于相同的地位,即各国无法在彼此间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只能依赖于地区外发达国家的投资与技术支持。这样,各国在独自面对国外跨国资本和生产的时候,由于各自发展程度的迥异,就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和政策。汽车产业的发展不...[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729) | 被引次数(3)
北京汽车工业在国内起步较早,曾有着辉煌的过去。1958 年6 月,北京汽车制造厂试制出第一辆国产“井冈山”牌小轿车。然而10 余年来,作为曾名列全国“三小”之一并作为北京支柱产业的首都汽车工业,却没有把握住良好的机遇,发展步伐与一汽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及...[详细]
华中科技大学 博士论文 2005年
下载次数(2502) | 被引次数(26)
汽车是现代文明的一种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给人们带来了速度、效率和效益,带来了方便和享受,增大了人们的活动空间,提升了人类的文明程度。汽车工业是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是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还是加工深度很高和关联部门非常庞大的工业。我国的汽车工...[详细]
南京工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03年
下载次数(285) | 被引次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