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结构模式,指以地心为球心的多层同心球形圈层结构,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其中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又构成了岩石圈,是地表构造运动的主体。地球圈层结构是在地球起...
[详细]
《西方文化百科》
字数(410)
地球的结构模式。“圈层”是英语sphere的汉译。地球整体结构模式被认为是以地心为球心的多层次同心球形圈层的结构体。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外部圈层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内部圈层如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又合称为岩...
[详细]
《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
字数(503)
地球是由不同的物质和性质的圈层构成的,称为地球的同心状圈层构造。从外圈层到地核,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6个...
[详细]
《百科知识数据辞典》
字数(164)
由地壳到地核的圈层构造。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情况作为其划分的依据。共分地壳、地幔、地核3个圈层 (如图)。在地表以下平均33公里处, 地震波纵波速度从7.6公里/秒急增为8.1公里/秒, 横波则由4.2公里/秒增到4.6公里/秒, 这个不连续面...
[详细]
《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地理·环境》
字数(1168)
指由地壳到地核的圈层构造。因为地球内部的构造不能直接观察到,主要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情况作为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依据。大约在陆地地壳平均33公里深处,纵波速度为7.6公里/秒,横波为4.2公里/秒,向下纵波急增为8.1公里/秒,横...
[详细]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地理卷》
字数(1278)
(1)地震波 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分为:①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②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不连续面 在地球内部...
[详细]
《高中地理概念地图》
字数(417)
(1)大气圈 包围着地球,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2)水圈 是由地球表面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3)生物圈 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详细]
《高中地理概念地图》
字数(337)
是有关区域空间结构的理论。是在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世界大城市发展迅猛的趋势逐步建立起来的。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于1826年在其《孤立国》中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城市...
[详细]
《中国旅游大辞典》
字数(455)
生物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是地表有机体(包括细菌)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其活动与影响范围包括地壳上层(主要为风化壳)、水圈和大气对流圈,但主要集中在它们的接触带中,构成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生态系统。水圈是地球表面水体的总称。包括海...
[详细]
《百科合称辞典》
字数(351)
不同文化相互传播的圈层性规律。文化本身具有圈层性,既表现在又化的传体中,也表现在文化的受体中。文化的圈层可从多种角度划分:如不同国家、不同地理区域的人们可能形成不同的文化圈。从社会的构成要素上可划分出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教...
[详细]
《宣传舆论学大辞典》
字数(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