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地表破裂带 相关学问

野外科学考察表明,汶川特大地震使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段走向NE、倾向NW、带有右旋走滑分量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同时发生地表破裂,形成了3条同震地表破裂带。其中,沿映秀—北川断裂分布的地表破裂带称之为映秀—北川同震地表破... [详细]

《陕西省志·地震志·第二卷·自然》 字数(1358)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芦山MS7.0地震现场工作队在地震应急考察期间发现了WNW向的箭杆林地表破裂带,并详细考察了该地表破裂带的产状、破裂面上的擦痕及断错特征,讨论了对该地表破裂带的不同认识以及对发震构造研究的意义.箭杆林地表破裂带位于雅安市上里镇箭杆林村二组西侧海拔1 52...[详细]

《地震学报》2014年01期 下载次数(125) | 被引次数(3)

2022-01-08中国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w 6.7地震,直接导致兰新高铁受损停运,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为了评估交通网的受损情况,提出一种综合光学遥感影像、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影像、无人机影像和激光雷达(light dete...[详细]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2年08期 下载次数(526) | 被引次数(3)

新西兰2016年凯库拉M_W7.8地震地表破裂带分布在1个长约170km、宽35km的范围内,总体呈NE-SW走向,至少有12条断裂产生了m量级的地表位错,跨过了2个活动方式与活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的地震构造区。地震地表断裂大致可分为NE—NEE向和NNW—近SN向2组,NE—NE...[详细]

《地震地质》2017年04期 下载次数(131) | 被引次数(9)

查明地表破裂带的展布对确定历史地震震中位置和震级大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天山地区历史记载有1842年巴里坤附近的7级地震和1914年巴里坤附近的7级地震,发震构造存在争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确认东天山存在3条与这2次历史地震相关的地表破裂带,即碱泉子-洛包泉断裂上的鄯善北塔...[详细]

《地震地质》2016年01期 下载次数(163) | 被引次数(12)

同震地表破裂带是地震破裂最直观的表现。地表破裂带的精细填图对理解地震破裂过程及发震机理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对5.12汶川地震映秀-北川同震破裂带南部的虹口乡区段开展了较为精细的填图工作,该区段地表破裂带的平面几何和同震位移特征沿走向均显示出公里尺度的横向变化和复杂性。根据同震破裂不...[详细]

《第四纪研究》2010年01期 下载次数(6) | 被引次数(11)

震后应急野外考察表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同时使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两条倾向NW的叠瓦状逆断层发生地表破裂。其中,沿北川-映秀断裂展布的地表破裂带长约240km,以兼有右旋走滑分量的逆断层型破裂为主,最大垂直位移6.2m...[详细]

《地震地质》2008年03期 下载次数(4176) | 被引次数(960)

中国地震局科学队员近日深入汶川8级地震极震区北川县城进行地震灾害评估,发现一条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破裂带带从北川县城南...[详细]

《地理教学》2008年06期 下载次数(18) | 被引次数(0)

综合分析大量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资料与其它逆冲型断层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得出逆冲型活断层...[详细]

《地震研究》2013年03期 下载次数(204) | 被引次数(4)

野外调查表明,青海玉树MS7.1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甘孜—玉树断裂的玉树段上,在玉树县结古镇至隆宝镇之间产生了一系列包括剪切破裂、张剪切破裂、压剪切破裂、张性破裂及其不连续岩桥区出现的鼓包或陷落坑(拉分盆地)、高寒地区特有的冰裂缝等地表破裂单元,它们斜列组合成整体走向约300...[详细]

《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下载次数(665) | 被引次数(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