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对比剂增强的磁共振显像(CE-MRI)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导管介入球囊封堵冠脉的方法制作9头苏中猪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详细]
《现代医学》2007年01期
下载次数(70) | 被引次数(1)
利用采色室壁运动分析(ColorKinesis,简称CK)技术,对5条犬坏死心肌模型进行研究,结果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病理检查比较,CK观察15个坏死心肌节段,发现(1)15个坏死心肌节室壁活动全部有明显异常,心内膜色带的彩色编码宽度较正常节段明显减少,其色彩分别为...[详细]
《川北医学院学报》1980年40期
下载次数(9) | 被引次数(0)
冠心病心肌梗死导致左室功能不全并非不可逆转,关键是看导致该心功能不全的存活心肌和坏死心肌所占的比例多少,...[详细]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下载次数(47) | 被引次数(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病例研究评价对比剂增强的磁共振显像(CEM-RI)检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坏死心肌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导管介入球囊封堵冠脉的方法制作10头苏中猪心肌梗死模型,3周后行CE-MRI和病理学检查。选取OMI(Q波型或非Q波型)患者17例,行CE-MRI,...[详细]
《江苏医药》2005年05期
下载次数(61) | 被引次数(0)
坏死亲和性化合物(NAAs)能选择性地积累在坏死组织上(即对坏死组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放射性标记的NAAs能“热点”成像坏死心肌用来区分可逆的存活心肌和不可逆的坏死心肌、测量梗死面积的大小、确定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等。最近研究证实,多环二蒽酮类化合物金丝桃素(Hyp...[详细]
南京中医药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52) | 被引次数(0)
目的利用99m锝-葡糖二酸(99mTc-Glucarate)和小动物SPECT/CT评估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坏死心肌的位置和范围。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手术1 d后尾静脉注射99mTcGlucarate,注射30 min后利用小动物SPECT/CT融合技...[详细]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下载次数(79) | 被引次数(0)
由于心肌细胞不具备增殖能力,急性心肌梗死后坏死局部逐渐由肉芽组织所替代,最终形成瘢痕。这种修复方式会引起如...[详细]
《人民军医》1999年05期
下载次数(25) | 被引次数(0)
在细胞周期调控下,人类心肌细胞仅在胚胎期和出生后早期增生,出生后数月即停止分裂。由于心肌细胞坏死不可逆转,心肌梗死后,早期再灌注治疗虽然能挽救濒死心肌细胞,但已经死亡的心肌细胞将由瘢痕组...[详细]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11期
下载次数(74) | 被引次数(0)
研究背景:DTI技术时超声心动图最新进展之一,其对临床最突出的贡献是为量化室壁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其对心梗受累心肌的存活状态的评估研究尚未见有明确应用价值,相关的研究也较少;正电子发...[详细]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1-05-01
下载次数(7) | 被引次数(0)
探讨~(131)Ⅰ-大黄素和~(131)Ⅰ-大黄素酸的坏死靶向性及成像坏死心肌的潜能。用放射性~(131)Ⅰ标记大黄素、大黄素酸,在小鼠肌肉坏死和大鼠心肌梗死(MⅠ)模型上评估这两个示踪剂的坏死靶向性及成像潜能。分别在给药2、12和24 h后处死小鼠,并用γ-计数器测量主要脏器、...[详细]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下载次数(89) | 被引次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