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数学家贾宪首先提出,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最后完成。贾宪提出的增乘开方法,是一种解一元多次方程求正根的简便方法,它运用随乘随加的方式,比原来的开方法程序整齐、运算简捷。当时贾宪已求解了开四次方的例题。四次方可以,则开多次方便可...
[详细]
《二十六史精要辞典·中》
字数(435)
增乘开平方法①(原注:以商数乘下法,递增求之。):商第一位。上商得数以乘下法为乘方,命上商除实。上商得数以乘下法,入乘方。〔以上两“乘方”,《九章纂类》及此下“增乘开平方图”作“平方”。〕一退为廉,下法再退。商第二位,商得数以乘下...
[详细]
《中国历代文献精粹大典·下》
字数(4943)
又称递增开方法,或梯法开方法,古代重要数学方法。11世纪上半叶贾宪首先提出。后来阿拉伯地区也出现类似方法,而欧洲则是19世纪初先后由意大利鲁菲尼与英国霍纳提出的,因而称为鲁菲尼—霍纳法或霍纳法。增乘开方法不是一次运用贾宪三角的各...
[详细]
《中华国粹大辞典》
字数(606)
中国古算法.指中国古代数学中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一般方法.该方法由《九章算术》的开方术衍生而来,经过贾宪、刘益、杨辉等人的...
[详细]
《数学辞海·第六卷》
字数(178)
算学术语。又称递增开方法。北宋贾宪创造的一种开方程序。在求得根的某一位数后,不是一次利用开方作法本源中的系数,而是自下而上随乘随加,即增乘的方法求减根方程,以期求根的下一位得数。它比传统开方法简洁、整齐,亦更加程序化。《永乐...
[详细]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字数(290)
贾宪创造的增乘开方法,又称递增开方法,把开方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目前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综合除法的程序与此相类似。它主要用随乘随加代替一次使用贾宪三角的各廉。我们以开1336336的四次方(古代称为三乘方)为例说明之。图30 朱世杰...
[详细]
《中国古代数学》
字数(772)
宋元数学家创造的一种开方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方法。古代传统开平方、开立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开方法。但它不适用于任意高次幂开方。11世纪北宋贾宪在传统开方术的基础上,根据开方作法本源图的构造原理创造了增乘开方法。它不是一...
[详细]
《中华百科要览》
字数(657)
公元1050年左右,北宋贾宪在《黄帝九章 细草》中,最早提出了开任意高次幂的“增乘开方法”。他列的“开方作法本源”图,也就是指数为正整数的二项定理系数表,它比十六世纪法国才出现的类似的“帕斯卡三角形”要早五百多年。增乘开方法的计...
[详细]
《中国之最大观》
字数(822)
通过对开方术、带纵开方及增乘开方算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增乘开方的思想源于《九章算术》的开方术,带纵开方是中间的过渡阶段.增乘开方是将开方术归纳、推广的结果.而贾宪三角是记录了用增乘法得到...[详细]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下载次数(289) | 被引次数(0)
增乘开方算法是一种类似霍纳法的一种算法,它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算学机械化特征的范例之一。贾宪三角形中所记录的数字,就是最早的二项式定理...[详细]
《武警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下载次数(301)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