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芳烃(PAH)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烃类。苯环联接方式有二:非稠合联接,即各苯环之间没有共用的环内碳原子,如联苯、二苯甲烷等;稠合联接,即苯环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共用的碳原子,如萘、蒽、菲等,这类化合物亦称稠环芳烃,其中多种有...
[详细]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五 环境卫生学》
字数(2314)
多环芳烃对水土会产生极大的污染危害,利用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迁移、富集特点,进行水土环境的多环芳烃污染修复治理,提出基于生物泥浆法的水土环境多环芳烃污染修复方法。结合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联合修复技术,进行水土环...[详细]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年07期
下载次数(184) | 被引次数(0)
多环芳烃(PAHs)是具有慢性毒性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作用的有机污染物。PAHs可以在动植物体内和环境中积累,威胁生态安全以及人类健康,是人类最关注的污染物之一。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都可用于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其中,植物修复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是最有潜力的修...[详细]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1556) | 被引次数(19)
选择化工区的土壤,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方法,萃取土壤样。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主要是来自外源性的多环芳烃,并且与人类的生活密切联系,分析土壤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的差...[详细]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年07期
下载次数(182) | 被引次数(1)
多环芳烃是我国土壤中典型的有机污染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突变能力,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真菌因其多元的氧化酶系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方面显示出了巨大潜力,但是在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中,真菌与土壤中的细菌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这一过程的,尚不清楚。另外,在...[详细]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博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1089) | 被引次数(2)
近年来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呈现加重的趋势,因其修复难度大,相关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关于土壤淋洗修复的方法很多,但大都存在着破坏土壤结构以及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修复成本高以及不可回收利用等缺点。因此,本文利用脂肪酸甲基酯(生物柴油)低碳、流动性大、对难溶性有机污染物溶解性强的特点,...[详细]
沈阳农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367) | 被引次数(0)
为分析辽宁省典型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明晰多环芳烃来源,在浑蒲灌区及辽宁中部环线高速沿线部分村镇进行农田土壤样品采集,分析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特点。结果表明,浑蒲灌区细河沿岸村镇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总含量在0.62~1.04 mg/kg范围内,...[详细]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6年09期
下载次数(224) | 被引次数(8)
为指导正确评价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生态修复效果及环境风险,根据辽宁省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状况、多环芳烃污染农田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特点,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应用生态风险模型,建立辽宁省地方标准(DB...[详细]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年10期
下载次数(382) | 被引次数(5)
土壤污染是危害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以及人体健康的关键问题。随着对土壤污染研究的不断深入,仅关注单一类型污染物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土壤环境问题。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土壤中行为差异较大的两类污染物,共存时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目前针对土壤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单一类型、单...[详细]
浙江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824) | 被引次数(7)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石油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致癌、致畸以及致基因突变特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作为我国第二大石油产区,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野外采样...[详细]
兰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32)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