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大便秘结,壅塞不通之证。《诸病源候论 ·大便病诸候》:“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太平圣惠方》治伤寒热结,大便不通,用大黄、牛蒡、枳壳。时气热毒在脏,大便...
[详细]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
字数(317)
即便秘。详该条。...
[详细]
《简明中医辞典》
字数(12)
病证名。指大便秘结,壅塞不通。《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 “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太平圣惠方》用大黄、牛蒡、枳壳治伤寒热结,大便不通。若时气热毒在脏,大...
[详细]
《中医大辞典》
字数(407)
病症名。指大便壅塞不通。《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痞)结,壅塞不通也。”《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若不通,则往往十日半月不便,闭塞阻隔,甚至胸...
[详细]
《简明中医病证辞典》
字数(391)
《本草纲目》主治第3卷伤寒热病(猪胆)(28)。病证名。指大便秘结,壅塞不通。《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
[详细]
《本草纲目大辞典》
字数(192)
麻仁丸[1]《和剂》 治肠胃热燥,大便秘结。厚朴去粗[2]皮,姜制炒 芍药 枳实麸炒,各半斤 大黄蒸,焙,一斤 麻仁别研,五两 杏仁去皮尖,炒,五两[3]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临卧用温水下。大便通利则止。《宝鉴》麻仁丸 ...
[详细]
《证治准绳集要》
字数(807)
即便秘。详该条。...
[详细]
《简明中医辞典》
字数(12)
金匮真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故肾阴虚则大小便难,宜以地黄苁蓉车前茯苓之属,补真阴利水道,少佐辛药开腠理致津液而润其燥,施之于老人尤宜。若大小便燥结之甚,求通不得,登厕用力太过,便仍不通而气被挣脱,下注肛门,有时泄清水...
[详细]
《三三医书·第一集》
字数(980)
《金匮真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故肾阴虚则大小便难,宜以地黄、苁蓉、车前子、茯苓之属,补真阴,利水道,少佐辛药开腠理,致津液而润其燥,施之于老人尤宜。若大小便燥结之甚,求通不得,登厕用力太过,便仍不通,而气被挣脱,下...
[详细]
《中国医学大成·九、医论分册》
字数(1036)
去血过多,大肠干涸,或兼火燥,总勿用峻利之剂以亡阴,而致便秘愈甚。血虚生火,四物汤加麻仁补...
[详细]
《中国医学大成·七、妇科、儿科分册》
字数(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