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就业政策 相关学问

党和国家关于就业问题所制定的一套措施和办法。例如,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形成了新时期我国通过调整生产结构特别是所有制结构,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多方面开辟就业门路... [详细]

《中华法学大辞典·劳动法学卷》 字数(301)

国家在解决劳动就业问题时所确定的政策。包括各项方针、原则和指导思想等。它属于宏观决策,是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的有关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重大指导原则。如1949年后,中国的就业就历经了 “低工资、多就业”、“生产自救,以工代赈”... [详细]

《社会保障辞典》 字数(302)

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解决劳动就业同题的总的指导原则。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政策是1980年8月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解放思想,放宽政策... [详细]

《港口经济辞典》 字数(215)

1990年,县人事劳动局计划管理县内各级各类企业增员。专业技术人才增员主要依赖每年由省市按计划统分的大专院校和技校毕业生;普通工人增员靠有计划的社会招工。初期社会招工对象主要为具有城镇户口的待业青年、职工家属顶替接班的子女和城... [详细]

《凤县志》 字数(592)

派遣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工作,1990年继续执行“专业对口,充实基层,妥善安排,合理使用” 。1992年,按照需求计划、分配计划、调配计划3种形式分配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计划,分别由地区计委、地区人事局下达到县... [详细]

《石泉县志》 字数(792)

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有关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制度和方针。我国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根据当时的情况规定了不同的劳动就业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解决国民党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严重失业问题,政务院于1950年和1951年发出有关劳动... [详细]

《现代劳动关系辞典》 字数(548)

指按国家法定工作年限离、退休的干部与职工,以一定的形式参与社会发展,并取得相应报酬或收入的政策,又称为再就业政策。老年人再就业应遵循自愿和量力的原则,或拾遗补阙,或自主创业。老年人再就业可以一定程度地补充社会劳动力不足,减轻国... [详细]

《新编老年学词典》 字数(264)

指按国家法定工作年限离、退休的干部与职工,以一定的形式参与社会发展,并取得相应报酬或收入的政策,又称为再就业政策。老年人再就业应遵循自愿和量力的原则,或拾遗补阙,或自主创业。老年人再就业可以一定程度地补充社会劳动力不足,对减轻... [详细]

《新编老年学词典》 字数(344)

建区初,劳动用工实行统招统配。企业用工和劳动力调配,由劳动部门统一招收、统一办理调转手续。调配的办法是,按劳动计划调入,无计划不调入,超计划先出后进,先区内后区外调入。至1991年,共招工704人,调配102人。1992年,国务院《全民所有制... [详细]

《金川区志》 字数(1508)

国家结合各个时期的形势,对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刑满安置就业政策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1953年12月第二次全国劳改工作会议决定,对刑满释放人员采取“多留少放”的政策,即对反革命犯、惯盗犯应多留,对一般刑事犯和刑期2年以... [详细]

《中国劳改学大辞典》 字数(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