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工程菌株 相关学问

重组DNA技术也称为基因工程,它是在分子遗传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综合了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技术和手段,在离体条件下将某种生物的基因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转化到某一寄主细胞中,使之进行复制并得以表达,从而使... [详细]

《味精工业手册》 字数(5385)

2-苯乙醇,简称2-PE,是一种具有持久淡雅玫瑰香气的芳香醇类物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烟草行业。天然2-苯乙醇主要存在于显花植物的花果及其提取的精油中,但因其浓度低,提取困难,目前2-苯乙醇主要还是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合成。虽然化学合成的成本低、产量高,但存在着环境污染严重,产...[详细]

郑州轻工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62) | 被引次数(0)

【目的】为了评价多功能农药降解基因工程菌株m-CDS-1的环境释放中间试验水平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农药检测、平板计数、Most probable number-PCR(MPN-PCR)和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等...[详细]

《微生物学报》2008年11期 下载次数(511) | 被引次数(16)

乙醇是已被大规模生产与应用的可再生生物能源之一。但乙醇作为一种新能源物质,现生产工艺的能耗与原料消耗高,能源与原料资源利用效率低,工艺废水量大质劣,环境治理面临严峻挑战,整体经济社会效益急待提高。因此,通过理论与技术创新,寻求高效清洁生产新工艺成该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实现高浓度酒...[详细]

浙江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1361) | 被引次数(18)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影响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华南地区的酸性土壤中铝毒危害日渐严重,传统的撒石灰等物理化学方法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探究开发出新型的生物处理方法,是解决土壤铝毒害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必经之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进化出一系列的抗铝机制,而...[详细]

广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28) | 被引次数(0)

β-胡萝卜素是天然的着色剂和营养增强剂,在食品行业受到广泛应用。目前,通过代谢工程菌株有望提高β-胡萝卜素的产量,从而替代天然提取或化学合成方法。由于β-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涉及多个基因,构建高效合成代谢途径成为获得高产β-胡萝卜素工程菌株的关键。本论文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手段...[详细]

成都大学 硕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50) | 被引次数()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植物以及各种微生物体内的四碳非蛋白氨基酸,在食品、饲料以及化工行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GABA在人体大脑皮质、海马以及小脑中,是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是由谷氨酸在谷氨酸脱羧酶(L-...[详细]

福建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148) | 被引次数(0)

纳他霉素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高效的抑制霉菌和酵母的生长,并且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极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中。天然生物防腐剂纳他霉素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大,但目前纳他霉素发酵水平较低,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近几年来,纳塔尔链霉...[详细]

天津科技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167) | 被引次数(5)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挖掘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乙醇因其清洁、可再生及方便运输等优势被认定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乙醇,不仅拓宽了燃料乙醇的原料来源,而且可以解决农林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木质纤维素类原料水解后产生大量单糖,含量最高的是葡...[详细]

黑龙江大学 硕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64) | 被引次数(0)

从铜污染土壤中生长的象草根内、茎内及土壤中分离出根内生菌34株、茎内生菌16株、土壤细菌14株,并根据菌株分离时菌落的形态特征及初始数量选择了12株可能的优势菌株,采用基于16S rDNA测序比对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菌株鉴定,发现其中有3株为假单胞菌属的细菌。研究发现这3株假单胞菌都...[详细]

南京农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158) | 被引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