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并联机床 相关学问

构型设计和尺度设计是并联机床设计的关键。该文针对并联机床虚拟样机开发中的构型设计展开研究,给出了并联机床虚拟样机设计流程和系统结构,提出了并联机床虚拟样机概...[详细]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下载次数(480) | 被引次数(21)

并联机构具有刚度/重量比大、动态性能好、技术附加值高等优点,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并联机床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航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串-并混联机床则结合了串联机构与并联机构的优点,更好地满足加工制造业高速、高精度的发展趋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详细]

东北大学 博士论文 2015年 下载次数(878) | 被引次数(12)

本文针对交叉杆式6自由度并联机床(BJ-04-02(A))的误差及刚度特性问题,考虑误差、刚度与刀具平台所处位姿的相关性,从运动学位置反解分析、工作空间(位置空间、姿态空间)分析、铰链间隙与刀具平台位姿误差的传递映射关系、静刚度的分布特性、基于刚体动力学的连杆驱动力分析五个方面开...[详细]

南京理工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453) | 被引次数(5)

并联机床作为并联机器人技术和现代数控机床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制造装备。与传统机床相比,并联机床具有刚度重量比大、响应速度快、环境适应性强、技术附加值高、适合复杂曲面加工等特点,因此在制造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少自由度并联机床以其自身的优点已成...[详细]

东北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1359) | 被引次数(17)

并联机床是并联机构与现代数控机床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上个世纪末机械制造装备领域最为耀眼的创新,与传统的数控机床相比,并联机床具有许多优点和独特的性质,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但是,与历史悠久、相对成熟的传统机床相比,无论在设计分析理论方面,还是在本质特性的掌握方面,年轻的并联机床都还显...[详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论文 2007年 下载次数(1689) | 被引次数(61)

并联机床是并联机器人学、机械制造和计算机技术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与传统数控机床形成很强的互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科研价值。基于冗余驱动可以克服奇异位形,增大有效工作空间,改善并联机床驱动平稳性,优化关节驱动力,提高其精度和承载能力的思想,本文对冗余驱动5-UPS/P...[详细]

燕山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1515) | 被引次数(45)

近几十年来,并联机构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而其在工业上的重要应用是用作并联机床并联机床作为一类全新结构的机床,与传统的数控机床形成很强的互补,而对于并联机床加工复杂型曲面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属于并联机构学和机床加工工艺领域。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并联机床在实际应用中显得日趋重要,而...[详细]

燕山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819) | 被引次数(23)

并联机床因其为闭环机构链,理论上具有刚度好、精度高和配置多样等优势,在制造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世界各国对并联机床的研发总体上仍处研究、试制和试用阶段。与国外相比,国内对并联机床理论、设计与应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有效的分析机构运动学、...[详细]

东北大学 博士论文 2008年 下载次数(1194) | 被引次数(27)

并联机床(Parallel Machine Tool)又称为虚拟轴机床(Virtual Axis Machine Tool),是90年代中期问世的数控机床新结构,是机构学理论、机器人技术与数控技术结合的产物,其原型是并联机器人操作机。并联机床与传统五坐标数控机床相比有如下优点:①...[详细]

四川大学 博士论文 2002年 下载次数(1532) | 被引次数(24)

并联机床作为一种全新构型的机床,与传统数控机床形成很强的互补。随着并联机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少自由度并联机床逐渐显示出应有的潜力。5-UPS/PRPU五自由度并联机床是基于本课题组发明的新型少自由度5-UPS-X系列并联机床机构(专利公开号为 1371786)研制的,本文对该并联...[详细]

燕山大学 博士论文 2004年 下载次数(2368) | 被引次数(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