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微震监测 相关学问

根据声发射同时产生微震的原理,采用某种仪器去监收微震频度,确定发生微震位置,以预报岩体发生破坏的可能性与发生的时间的方法。微震监测系统如图所示:每个通道均由... [详细]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采矿》 字数(228)

microseismic monitor... [详细]

《英汉汉英灾害科学词典》 字数(25)

目前工程界应用的所有微震监测技术最早是借鉴了地震的成果。工程中的尝试起源于深埋矿山工程,最早在20世纪30年代出现在南非,随后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真正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微震监测系统出现在80年代,90年代初随着全波... [详细]

《深埋隧洞岩石力学问题与实践》 字数(2561)

微震监测技术具有远距离、三维、实时等优点,是隧道、采矿等地下工程灾害防治与预警最为有效的有效手段之一。现有监测系统大多仍然采用了有线采集方案,导致其可维护性、可迁移性与可扩展性较差,不利于大规模监测的灵活高效开展,无线监测因而也成为了微震监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当前研究与应用的热...[详细]

电子科技大学 博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85) | 被引次数(0)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目的为解决关中地区渭河沿岸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秦岭输水隧洞为调水工程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全长81.77 km,穿越秦岭主脊段长约39 km,最大埋深约2000 m。输水隧洞地应力高、开挖扰动强、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过程中...[详细]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892) | 被引次数(3)

随着国民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强,矿山开采开始向更深更广发展。然而,随着开采的持续,矿山所面临的由于岩体开挖诱发的动力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了矿山人员和财产安全。因此,合理的岩体工程设计、必要的稳定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岩体强度参数对于岩体工程的设计、...[详细]

东北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021) | 被引次数(25)

岩质边坡失稳破坏(滑坡)是三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危及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边坡失稳预测研究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善和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岩质边坡失稳监测及预测分析一直是边坡工程稳定性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详细]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4789) | 被引次数(74)

冲击地压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煤矿开采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在其发生时,煤矿井下的几米甚到几百米的巷道都可以被瞬间摧毁,严重影响了煤矿开采安全环境。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千米深井煤矿开采现状,结合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关于煤矿安全开采的战略规划,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工程实践等方法,以辽宁某千米深井...[详细]

辽宁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316) | 被引次数(0)

随着煤矿等能源开采深度增加和深埋隧道的掘进,高瓦斯压力、高地应力现象愈加明显,以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隧道冲击地压为主的动力灾害时有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这些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包含岩体从微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到大尺度破裂全过程,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微震活动,对微震活动的有效监...[详细]

安徽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965) | 被引次数(2)

随着我国东部矿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开发重心已逐渐向晋陕蒙宁甘等西部地区转移。由于西部特有的自然地理、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在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中存在采区大范围顶板切落和突水溃沙等重大地质灾害与水土流失等环境损伤问题,因此开展高强度开采条件下的岩体破坏和地压活动规律研究显得迫切而重...[详细]

东北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612) | 被引次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