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成矿理论 相关学问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环太平洋成矿域交界地带的扬子陆块西南缘,并广泛分布了全球罕见的碳酸盐岩容矿的后成热液型富锗铅锌多金属矿床,其铅锌品位特高、储量大、富含稀散元素锗和贵金属银,经济价值巨大,备受广泛关注。针对制约该区深部找矿突破的成矿构造动力学背景及其响应机制...[详细]

《地质学报》2022年02期 下载次数(497) | 被引次数(6)

成矿理论预测能力决定了成矿理论的价值及其对找矿勘查的贡献。通过分析成矿理论预测能力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制约成矿理论预测能力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促使成矿理论预测能力提高的途径。成矿系统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使得应用成矿理论进行成矿预测时,既没有能完全把握成矿的本质过程及...[详细]

《地学前缘》2007年05期 下载次数(604) | 被引次数(29)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矿业资源的开采量决定了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因此矿产预测勘查十分重要,而成矿预测是需要系统理论来支撑。为了查明成矿理论和成矿预测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成矿理论和成矿预测的分类、方法、发展前景及相互关系...[详细]

《世界有色金属》2022年23期 下载次数(8) | 被引次数(0)

从小岩体成大矿和岩浆通道成矿理论的提出、发展、完善及其主要成矿控制因素展开探讨,结合典型矿床实例,指出这两种理论在勘查实践中的贡献和应用价值,并比较其异同点。小岩体成大矿与岩浆通道成矿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小岩体成大矿理论中岩浆管道与岩浆通道成矿理论并非同一概念;深部熔离预富集是前...[详细]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4年01期 下载次数(331) | 被引次数(12)

本文阐明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重要性,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的发展史划分为1970年以前的预备期,1971~1990年的孕育期,1991~2000年的诞生期,2001~2010年的成长期和2011年以后的成熟期;...[详细]

《岩石学报》2013年01期 下载次数(2581) | 被引次数(131)

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假定含矿流体由岩浆分异作用、特别是分离结晶作用产生。由于大型、超大型矿床往往与小岩体有关,而小体积岩浆不能满足质量平衡的要求,其支持者进一步假定含矿岩体的深部存在一个大岩浆体。这种解释与矿区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和理论推导结果相悖:(1)含矿斑岩中常见暗色微粒包体...[详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1期 下载次数(1652) | 被引次数(59)

本文以内生金属矿床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为基础,以分级预测体制的思想为指导,认为在成矿理论指导下提出的各级预测体制对应的宏观地质标志是连接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与GIS...[详细]

《地质论评》2010年02期 下载次数(306) | 被引次数(0)

本文简要分析了成矿理论的发展趋势,重点对10种现代成矿理论作了简要的介绍,它们是:同生成矿理论、浅生成矿理论、微生物成矿理论、边缘成矿理论、纬度分带成...[详细]

《地学前缘》1940年30期 下载次数(492) | 被引次数(2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详细]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年11期 下载次数(2109) | 被引次数(44)

陈毓川院士自1977年在新疆从事铁矿研究迄今近4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仍然坚持每年赴新疆考察研究和指导工作,在新疆成矿理论创新和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带领和指导下,开展了新疆成矿系列4个专题研究和1∶150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床成矿系列图》编制和出版工作;圆满地完...[详细]

《地质学报》2014年12期 下载次数(243) | 被引次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