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时因胥吏与差役经办县体事务,每事必经其手,因称胥吏与差役为所由。又因胥吏与差役...
[详细]
《中国官制大辞典·上卷》
字数(111)
掌官物之吏或地方差役。裴諴《新...
[详细]
《唐代诗词语词典故词典》
字数(41)
公人名。京师船搬仓吏额内有所由,职掌纲船...
[详细]
《宋代官制辞典》
字数(56)
①所经由的道路,所从来。...
[详细]
《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字数(34)
(1次) 所经历的道路。观其~《为》...
[详细]
《《论语》《孟子》词典》
字数(20)
(1次) 所从出;来自何处。求正气之~《远》另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详细]
《楚辞词典》
字数(97)
經過,由來。班固《東都賦》:“罕能精古今之清濁,...
[详细]
《汉赋辞典》
字数(63)
固定词组。表示事情发生的缘由、处所或时间。①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上古不明弃共,百事不终,所由倾覆也。(《左传·昭公十三年》)中古《诗》《书》之义,追尊稷契,歌颂有娀、姜嫄之事,明盛德之源流,受命所由兴也。(《三国志·魏...
[详细]
《古今汉语虚词大辞典》
字数(289)
①经过;由来。《论语·为政》:“观其所由。”②“所由官”之省称,犹言有关官吏。唐以来多指地方官吏或差役。《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
[详细]
《古代汉语大词典》
字数(165)
所自,所从来。毛泽东《矛盾论...
[详细]
《现代汉语大词典·下册》
字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