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催化剂一般是由过渡金属离子 (Ru,Rh,Ir等) 与手性配体(多为手性膦、手性胺衍生物)形成的络合物,用来催化对酮的不对称还原。甲氟喹为高效的抗疟药,它的分子结构中存在2个手性碳,共有4个非对映异构体 (如下所示),临床上常用其外消旋体...
[详细]
《药物合成技巧与策略》
字数(513)
手性催化剂 (不对称催化) 控制的醛酮分子间的直接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是获得该类反应构型单一的手性化合物最理想的途径,仅用少量的手性催化剂便可以得到大量羟醛缩合的手性产物。与其他不对称催化的化学反应一样,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的手...
[详细]
《药物合成技巧与策略》
字数(3021)
我国化工工艺手性催化剂在众多的领域中都会涉及到,并且发展极为迅速,主要的利用范围遍布在化工类企业。化工工...[详细]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15期
下载次数(395) | 被引次数(0)
手性现象广泛存在于活性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并深刻影响着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从合成的角度讲,手性结构单元的构筑往往是天然产物全合成的关键。近二十年来,以开发新的手性催化剂和探索新的催化原理为中心,不对称催化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基本满足了大多数基元反应中简单手性中心构筑的需...[详细]
兰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645) | 被引次数(1)
有机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是构建C-C键最有效的有机合成方法之一,醛、酮和硝基烯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产物是多种手性药物和天然产物分子不对称全合成的重要原料和关键中间体。L-脯氨酸及其衍生物是催化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的一类重要手性催化剂。开展不对称Micha...[详细]
云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15年
下载次数(659) | 被引次数(2)
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近年来,不对称催化的发展使光学活性有机化合物(如手性仲醇)的不对称合成得到了革命性地发展。但是,手性配体的昂贵价格和金属催化剂的重金属污染一直是不对称催化反应难以大规模工业应用的障碍。因此寻找低流失并可重复使用的手性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既具有理论研究意义...[详细]
复旦大学 博士论文 2007年
下载次数(697) | 被引次数(4)
药物中间体手性胺,在医药、农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以L-色氨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具有轴手性的双咔啉氮氧手性催化剂,通过不对称催化的方式,对酮亚胺和b-烯胺酯进行不对称硅氢化还原,生成具有高对映选择性的手性胺类化合物。内容共分三章。第一章概述了手性氮氧化合物在不对称催化...[详细]
河北大学 硕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01) | 被引次数()
异斯特维醇是一种具有贝叶烷骨架的四环二萜化合物,该化合物是由天然甜料植物甜叶菊中提取的甜菊糖苷经酸水解得到的。异斯特维醇不仅价廉易得,结构稳定,同时分子中含有多个手性中心,其C16位的酮基和C19位的羧基易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在此基本骨架上可连接一些催化活性基团以设计合成新型手性...[详细]
浙江工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23) | 被引次数(1)
手性二胺和手性氨基醇是两类有机小分子手性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催化迈克尔加成、羟醛缩合、Diels-Aldei、氢化还原和串联等反应中,具有良好的不对称催化效果。聚乙二醇(PEG)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可溶性聚合物之一,它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易溶于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详细]
湖北大学 硕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113) | 被引次数(0)
L-脯氨酸及其衍生物是一类优良的催化剂,不对称催化Aldol反应、Michael加成和Mannich反应等,获得了良好不对称催化效果。聚合物微球是一类良好的可溶性载体,在有机合成中得到应用。支载化的脯氨酸类催化剂能改善催化性能,催化剂易于回收利用。本文首次将L-脯氨酸及其衍生物支...[详细]
湖北大学 硕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39)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