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 ·希尔伯特(见“几何基础”)在1900年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演讲。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李文林、袁向东译的中文本编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数学史译文集》中。本文由前言、23个问题及结束语3部分组成。中译本又附加了...
[详细]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自然和技术科学》
字数(473)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D.)于1900年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所作的著名演讲.其中阐述了数学问题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数学问题产生的源泉、对数学问题解答的一般要求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反映了希尔伯特对数学问题的深刻认...
[详细]
《数学辞海·第六卷》
字数(1758)
数学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新的理论,指的是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其宗旨为以创造性解题为途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数学观念、数学意识。这一理论是美国全美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在1980年4月公布的文件《关于行...
[详细]
《数学史辞典》
字数(1739)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于1900年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所做的著名演讲。其中阐述了各问题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它们产生的源泉,对问题解答的一般要求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反映了希尔伯特对数学问题的深刻认识。尤为重要的是,他根据...
[详细]
《数学史辞典》
字数(1511)
希尔伯特(1862—1943),德国数学家,生于柯尼斯堡,毕业于柯尼斯堡大学,1893—1895年在柯尼斯堡大学任教,1895年以后转到格丁根大学任教授达35年之久,因为他的活动而使格丁根大学成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数学研究中心之一。1913年,希尔伯特...
[详细]
《西方思想3000年·下》
字数(1943)
关于20世纪着重研究且有深远意义的著名数学难题集.1900年8月,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Hilbert,D.)在巴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题为《数学问题》的著名讲演,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目的在于激励新世纪的数学研究.1.证明连续统假设.1...
[详细]
《数学辞海·第六卷》
字数(2934)
1900年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所做的演讲中提出的23个问题。内容涉及现代数学大部分重要领域,指导思想是为20世纪的数学发展提供目标和预测成果,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1.连续统假设。1963年美国数学家科恩证明...
[详细]
《数学史辞典》
字数(3224)
圆积问题(作与圆等面积的正方形)、立方体倍积问题(作等于给定立方体2倍体积的立方体)、三等分一个角问题。是自公元前5世纪以后,古希腊数学家长期思考的三大难题。对于圆积问题,后来,希帕恰斯用“月形化方”取得成功。阿基米德用穷竭法给...
[详细]
《百科合称辞典》
字数(309)
向量是数学中重要概念之一,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使用向量的有关知识和运算方法解题,往往可以避免繁冗的运算,降低计算量,不仅方法新颖,而且简单明了.两向量共线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处理线段(直线)平行、三点共线(或多点共线)问题....
[详细]
《高中数学概念地图》
字数(277)
〔言者〕爱默生。〔表述〕强调式...
[详细]
《说话·演讲·写作·处世妙语辞典》
字数(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