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文化遗产丰富,遗产保护由来已久,但方式方法各异,保护状态堪忧;近年来,文化遗产旅游地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重要载体与活化利用形态,倍受关注和广为实践,然而距离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永续利用的目标要求仍任重而道远。为此,本文将遗产保护和永续利用的现实需求与文旅产业的发展实...[详细]
东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130) | 被引次数(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具有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但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生存环境和使用场景发生变化,导致很多遗产在现代生活中变成了一种缺乏活力的静态文化。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重现活力,充满生命力的“活”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随...[详细]
山东财经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581) | 被引次数(0)
文化遗产活化不仅能更好满足国民文化消费需求,而且还肩负着推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然而传统文化遗产受现代化、全球化、高科技的冲击而深受影响,其保护与传承面临巨大的危机。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持续推进,同时系列振兴传统技艺探索实践陆续展开,其中旅游活化无疑是最为直接、...[详细]
华侨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2256) | 被引次数(14)
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其活化应用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不言而喻。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传承,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文旅消费需求。我国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详细]
西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319) | 被引次数(0)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在战略层面上对乡村建设工作的政策性指示。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乡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旅游活化利用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太谷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是山西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核心...[详细]
山西大学 硕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4431) | 被引次数(15)
在现代化、全球化、高科技冲击影响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面临生存困境,亟须活化利用再生产。该文依据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与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过程中主观的意义循环与客观的资本循环进行有机融合,探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内部运转机制;根据布迪厄的文化再...[详细]
《旅游学刊》2021年02期
下载次数(4914) | 被引次数(39)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经常使人们变得更加怀念过去的某些事物与时光,过去及其相关资源已经成为当代旅游的重要核心内容,很多旅游者去寻找与体验具有历史重要性的场所,探寻有关过去的信息。因此,基于人类所创造的遗产资源成为现代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之一。但其中革命文物资源作为珍贵的科学和教育元素之...[详细]
云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236) | 被引次数(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时代农村建设中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力度。在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实施农村振兴的战略的意见》,结合当前文旅融合的大环境,该文件对于乡村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给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向,也是对乡村文化进行旅游活化打入的一剂强心剂。...[详细]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2403) | 被引次数(7)
传统村落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空心化"问题,而旅游活化则是村落保护与再生的一种现实而可行的选择。在农村空心化理论和旅游活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旅游...[详细]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01期
下载次数(338) | 被引次数(1)
乡村文化具有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等多重价值,需要通过利用来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实现活态传承。发展旅游产业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文化旅游所蕴含的情感要素与“地方”有着紧密联结。以人文地理学的地方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构建与案例研究的方法,...[详细]
《经济地理》2022年06期
下载次数(2427) | 被引次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