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学理论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和海底地貌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大地构造学说。1965年,加拿大的J·T·威尔逊提出 “板块”概念,认为大洋中脊、转换断层、岛弧—海沟系是3种类型的构造带活动。它...
[详细]
《资本主义大辞典》
字数(935)
设想地壳分成不同板块并作缓慢相对运动的一种理论,是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大地构造学说,简称“板块学说”。为了区别大陆漂移这种曾被看作全球构造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又被称为“新全球构造学说”或“新全球构造理论”。它是众多地学家在大...
[详细]
《地震学辞典》
字数(359)
一种当前最为流行的大地构造学说,以前曾把大陆漂移说的构造 (因其涉及到整个地球) 称为全球构造; 故近来把板块构造称为新全球构造,而把板块构造说称为新的全球构造学说。它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理论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于60年...
[详细]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地理卷》
字数(7185)
是一种新的全球大地构造学说。它认为地球表层是由为数不多的(10—25)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块拼合起来的。板块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少数由单一的大陆...
[详细]
《地学辞典》
字数(208)
大地构造学说之一。是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理论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于60年代末期形成的。它认为地球表层是由若干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块拼合成的,它们“漂浮”在地幔软流层之上不停地移动着。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地幔对流和海底扩张...
[详细]
《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地理·环境》
字数(3313)
现代地学理论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在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和海底地貌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大地构造学说。源于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J.T.Wilson, 1908— )的“板块”(plate)概念。1965年,他指出大洋中脊、转换断层、岛...
[详细]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
字数(1077)
是“海底扩张说” 的具体引伸,是现今世界地质学界风行的一种大地构造学说。1967年,一些年青的科学家,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摩根,英国剑桥大学的麦肯...
[详细]
《当代科学学辞典》
字数(185)
六十年代末期形成的一个大地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在海洋地质、海底地貌和地球物理等学科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球地壳活动方式作出的概括与总结。它把地壳和上地幔 (橄榄岩层)顶部合称为岩石圈,岩...
[详细]
《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
字数(675)
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全球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是由为数不多、大小不等的岩石圈板块拼合起来的。每一个板块都“浮”在...
[详细]
《中国百科大辞典》
字数(158)
在本世纪60年代,当大陆漂移说重新迅速发展起来之后,为进一步探讨是什么力量使大陆不断冲开坚硬的地幔上部而使之移动?地质学家们在地幔对流说、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又提出板块构造的理论。板块构造说认为,岩石圈的构造单元是板块,由于地幔...
[详细]
《哲学知识全书》
字数(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