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研究院”机构之一。所址台北市南港研究院路二段128号。其前身系1929年春在南京成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在南京成立的植物研究所。1954年在台重新组成...
[详细]
《中华民国知识词典》
字数(211)
在云南省西南边陲勐腊县勐伦区罗梭江三面环抱的一个岛上,名为“葫芦岛”,北距景洪100km。在800亩的实验区里,从国内外引种的热带经济植物、野生植物、观赏植物达1500多种,是珍奇的热带植物荟萃之地。其中有龙血树、萝芙木、美登木、金鸡纳...
[详细]
《中国名山大川辞典》
字数(354)
建于1935年,地址设在广西桂林市雁山。1991年有职工249人,其中壮族职工35人,占全所职工总数的15%。所内共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2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6人。壮族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人,占全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总数...
[详细]
《壮族百科辞典》
字数(404)
位于陕西省杨陵镇,1965年建立,属陕西省与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现有职工280名,其中高级科技人员36名,中级科技人员89名。按学科建制分设植物分类、生态地植物、植物化学、植物遗传、植物形态细胞5个研究室,此外还设有图书情报室、天然饮料...
[详细]
《陕西百科全书》
字数(415)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创建于1982年。坚持“开发、利用野生资源同发展本地经济相结合”的方针,进行技术攻关和开发研究,取得科研成果114项,创制新产品137种,获得发明专利23项,获国家级技术进步二等奖及部、省级进步奖多项。形成生产能力后,年...
[详细]
《长江大辞典》
字数(291)
中央研究院植物所于1944年3月在重庆北碚成立,所长罗宗洛,1946年秋迁上海岳阳路320号。该所主要分为: 1. 高等植物分类研究室: 进行药用植物、油料植物的调查,伞形科和十字花科的分类研究。2.真菌学研究室:编撰《中国真菌志》。3.藻类学研...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生物学》
字数(54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事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植物生态学、资源植物分子与发育生物学和光合作用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的研究。该所是1950年由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与静生生物调查所植物部合并成立的,当时所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
[详细]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生物学》
字数(1128)
前身为1930年成立于南京的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改组为动植物研究所,1944年从动植物研究所分立正式成立,罗宗洛任所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南京,再迁上海。成立初期,设高等植物分类学、藻类学、植物生理学三个研究室,后增设真菌学、森林学...
[详细]
《上海大辞典·中册》
字数(338)
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有职工669人,其中科技人员411人(高级科研人员83人,中级116人)。主要从事云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以近代实验...
[详细]
《长江大辞典》
字数(185)
在武汉市武昌磨山。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中科院武汉植物园,1978年改现名。有专业技术人员170人,其中高级职称的41人。主要研究植物保护生物学、植物生...
[详细]
《长江大辞典》
字数(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