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正因如此 相关学问

本论文从反思现代化的角度出发,重新界定中国保守主义的起源和发展,首次明确地提出民国保守主义的概念,从而为中国保守主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在研究过程中,本论文首次从被绝大多数研究者所忽略的副文本的角度切入民国保守主义,从而为中国保守主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在研究...[详细]

武汉大学 博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649) | 被引次数(0)

不久前,放意闯荡海外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移动),丝毫没有一点“舍我其谁”的气...[详细]

财经时报 2005-06-27 下载次数(8) | 被引次数(0)

延安文学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文学,而在整风后更是一种“党的文学”或党派文学。因此,本文认为,探究其意识形态化的形成应该作为延安文学研究的重要出发点和突破口。它至少可从如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来探讨,即:延安文学观念的形成、延安文人心态的有机化形成、延安文学创作实践及其意义构成。...[详细]

复旦大学 博士论文 2004年 下载次数(3044) | 被引次数(69)

由于教学本身是一种极具复杂性、情境性与实践性的活动,所以再好的教师教育理论课程,也代替不了真实的教学情境。于是,师资培育机构除了安排教育专业科目外,还安排了教育实习这一学习过程,目的是使准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了解教学的复杂性,能够融合教育专业的理论知识,练习专业的综合判断能力,养...[详细]

东北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4968) | 被引次数(80)

近年来在中共中央的号召下,举国上下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全民参与性运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必不可少的举措之一是,合理充分地运用规范资源,包括国家制定法与民间规则。这两种规范资源缺一不可,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仅是对立的,而是...[详细]

山东大学 博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1124) | 被引次数(9)

2012年,日本提出推广“持续学习的教师形象”。目前已经进入全球信息化时代,在转眼之间发生变化的社会里,教师从过去教授知识的角色,迅速发生着很大的转变。那么今后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笔者认为,比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们树立“价值观及人生观”,这种人生观是“教师本身的...[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480) | 被引次数(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生态环境的视角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内在地包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即对绿色美好生活的需要。然而...[详细]

华中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086) | 被引次数(14)

从古希腊的实体主体到近代的认知主体,再到现代的生命主体,构成了主体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生命主体性理论毕竟是从孤独的个体出发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自我心的占有性主体的倾向,并由此产生了后现代对主体性的消解。因此,只有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才是我们正确认识主体性问题的理论根据。当从实践一...[详细]

黑龙江大学 博士论文 2004年 下载次数(4066) | 被引次数(28)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财产,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的一项重要类型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劳动者既是商业秘密的创造者也是商业秘密的具体实施者,那么劳动者接触和知悉商业秘密就成为其必然的结果。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商业秘密被盗窃或者泄漏的可能性越来越...[详细]

西南政法大学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1099) | 被引次数(18)

直觉的拉丁文是intueri,其原意是凝视,亦即聚精会神地看。它是一种先于并独立于推理(即概念思维)的精神活动,也是“形象的创造”。在古希腊人那里,直觉即直接地“看”。由此可见,直觉作为一种感性能力很久以前就得到了的重视。不过,柏拉图以后的哲学逐渐忽视和放弃了直觉,而这一点在笛卡...[详细]

复旦大学 博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7589) | 被引次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