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至魏晋时期印章的通称。篆体有别于秦篆...
[详细]
《简明古籍整理辞典》
字数(52)
汉代的印章。帝王所用称“玺”,将军、太守、御史等官职的印称“章”,其它的官印称“印”,私印称“印”、“印信”、...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42)
汉代印章。字体多为小篆,布局谨严,古...
[详细]
《简明美术词典》
字数(47)
指汉代流行的印章。是印章极盛时期的产物。因艺术成就极高,历来为篆刻家所取法。汉印篆法融有汉人隶...
[详细]
《文艺创作知识辞典》
字数(124)
汉至魏、晋时期印章的统称。以印材分,有金印、银印、铜印、玉印、琥珀印、玛瑙印、木印等。所用文字有小篆、缪篆、鸟虫书等,其中...
[详细]
《中华文化辞典》
字数(159)
印章流行于汉至魏晋时期,多方形,主要采用秦隶书或...
[详细]
《中国书画艺术辞典·篆刻卷》
字数(63)
汉代印章。字体多为小篆,布局严谨,古...
[详细]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体音美卷》
字数(47)
狭义专指汉代的印章,广义泛指汉至魏晋印章。汉代沿秦制,但篆法一改秦法。汉代皇帝、皇后,诸侯王的印称玺,其余官史的印统称印,将军的印称章。以印质、印纽,印绶区分...
[详细]
《中国老年百科全书·文化·教育·修养卷》
字数(200)
指汉代印章,亦有泛指两汉及魏晋时期印章的。汉印使用小篆,印之字体变秦篆形体为平正方直,近隶书结体而无波磔,它发展了秦“摹印”篆体,使篆刻艺术有了一个大的发展。汉印具有庄重雄浑、雍容大度之美,平淡中寓自然之拙趣,严谨中含古朴典雅...
[详细]
《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美术卷》
字数(229)
指西汉至魏、晋时期印章的统称。汉承秦制,汉印承袭了秦印等级分明的特征。皇帝、皇后、诸侯、皇太子、列侯、太尉、三公以及将军印章的称谓(如玺、印、章依地位高低而定)、印纽(也称“印鼻”。古代印章上端都有造型简单的纽,穿孔可以佩带...
[详细]
《中国少年儿童艺术百科全书·造型艺术卷》
字数(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