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汉江中下游 相关学问

汉江中游河床开阔,允许泄量约27000立方米每秒。进入下游河道逐步束窄,允许泄量也逐段减少。新城站为18000~19000立方米每秒;汉川以下河段允许泄量只有5000立方米每秒(随汉口水位而变)。故中下游防洪问题十分突出。其洪水主要来自丹江口以... [详细]

《长江大辞典》 字数(533)

【编著单位】湖北省地质调查院【作者】李智民,赵德君,孙锡年【完成时间】2006-3-1【汇交单位】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汇交时间】2007-4-15【档案号】调0267【形态】纸质、电子【密级】部分涉密【主题词】汉江、环境地质、调查【内容简介】通... [详细]

《中南地区地质调查成果指南:1999-2012》 字数(1144)

由于大流域水环境影响机制的复杂性,开展流域层面不同时空尺度下河流水环境调查及生态健康影响研究十分必要,也可为流域水环境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汉江流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自然条件复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水利工程众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点面源污染排放持续威胁汉江中下游水质健康。...[详细]

中国地质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709) | 被引次数(5)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南北相差悬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战略性基础建设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大作用,但同时将会使汉江流域水资源自身可利用量大幅度减少,会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同时四项补偿工程、...[详细]

武汉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2301) | 被引次数(16)

水,作为人类所需要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要素。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是战略性经济资源,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结果,水资源危机已被许多...[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05年 下载次数(2914) | 被引次数(2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后,汉江中下游干流来水量减少,水环境容量损失,河道生态用水量不足,给汉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为了进一步完善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本文以汉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下汉江中下游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研...[详细]

华中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123) | 被引次数(0)

水华易发生在湖泊、水库和其他静止水体环境中,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流上兴修大量水电枢纽工程,导致天然连通性遭到破坏,水体流速减缓,水力滞留时间增加,为河流水华发生创造了适宜的条件。河流水华发生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水动力条件在藻类的聚集和输移中起到重要作用,明确...[详细]

三峡大学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276) | 被引次数(1)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丰沛的水资源是汉江中下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汉江中下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汉江,导致中下游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伴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鄂北调水和梯级枢纽工程等水利工程的建成与投入运行,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详细]

长江科学院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329) | 被引次数(1)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汉江中下游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重要地位。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使流域生态环境及水文情势发生改变。新形势下结合国家战略需求,落实流域精准精细化环境管控,研究汉江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环境的影响,对实现流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详细]

武汉大学 硕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15) | 被引次数(0)

2013年10月31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武汉组织召开了汉江中下游区间洪水预警系统项目竣工验收会。该项目采用现代水文测验、通信、计算...[详细]

《人民长江》2013年21期 下载次数(51)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