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污损生物 相关学问

由于海区条件、气候条件、物种等差异,污损生物的种类在世界各地各不相同,即使是在同一海域,其种类、附着量也会随季节、水域、水温、水深、盐度、透明度、流速、网片的材质与规格等不同而变化。中国海区污损生物的区域性差异较大,相邻的两... [详细]

《海水网箱健康养殖技术》 字数(384)

2007年3月1日至2008年2月29日在上海芦潮港附近海域进行了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调查了该海域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附着季节和生物量分布特征,分析了主要污损生物的生态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污损生物52种,隶属于9个生物门类,其中藻类5种,腔肠动物11种,苔藓虫...[详细]

《海洋学研究》2011年03期 下载次数(209) | 被引次数(7)

综合分析了黄、渤海污损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特点,并与邻近海区污损生物群落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渤海海域所出现的污损生物均为温带种或广温种...[详细]

《海洋学研究》2008年03期 下载次数(718) | 被引次数(38)

海洋生物污损是人类从事海洋活动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有效解决海洋生物污损问题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目前,在众多海洋生物污损的防除技术中,涂装海洋防污涂料是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有机锡(TBT)、滴滴涕(DDT)被禁用后,低毒、高效、绿色、安...[详细]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828) | 被引次数(7)

海上牧场水产养殖中的生物污损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水产养殖网箱、浮标等基础设施直接暴露在各种污损生物中,极易产生大量污损生物附着。污损生物对海上牧场网箱等设施的附着限制了水体交换,影响了网箱内部水质,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增加鱼类患病风险,与鱼类竞争食物和空间资源,并导致海上牧...[详细]

大连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254) | 被引次数(1)

利用天然海水应用于燃煤电厂机器冷却和烟气脱硫两个工艺,可以有效缓解内陆淡水资源紧缺。但是关于经历两个工艺的排海水是否会对周边海域水质环境和生态群落造成负面的环境影响,是众多领域一直关注的社会焦点,本文通过对湛江宝钢自备电厂脱硫工艺排海水附近海域进行挂片实验,并对污损生物挂片时期对...[详细]

广东海洋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50) | 被引次数(0)

污损生物的附着与敌害生物的捕食是珍珠贝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对珍珠贝类的生长与生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实验是在防污网袋的表面涂抹一层防污涂料(涂料中防污主要作用成分是卤代呋喃酮混合物),研究其对马氏珠母贝及企鹅珍珠贝养殖的影响,并收集污损生物与敌害生物,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详细]

海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436) | 被引次数(5)

海洋环境中,具有附着生长习性的生物如藻类、海绵、水螅、藤壶、苔藓虫、贝类、海鞘等,经常出现在船舶、浮筏、网笼、网箱及其它海中设施的表面上,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故将这些生物称为海洋污损生物(marine fouling organisms)。它产生的危害不可小觑,尤其在...[详细]

中国海洋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511) | 被引次数(12)

于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于厦门市同安湾网箱养殖区进行污损生物周年挂板试验,调查研究污损生物生态,期于为网箱养殖区污损生物的避害防除提供科学依据。本挂板试验共鉴定污损生物135种,其中藻类28种、动物107种。优势种有网纹藤壶、翡翠贻贝、中胚花筒螅、褶瘤海鞘、尾刺裸赢蜚等动...[详细]

厦门大学 硕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343) | 被引次数(6)

利用我国南方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与大亚湾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进行不同比例混养,探讨了紫海胆对马氏珠母贝贝体和养殖网笼污损生物的防除效果,以及紫海胆和马氏珠母贝的生长状况。试验设混养组(PA3、PA6、PA9)和对照...[详细]

《水产科技情报》2022年04期 下载次数(120)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