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辖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支流沁河下游。焦枝铁路横贯北部。191...
[详细]
《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字数(107)
在河南省西北部、沁河下游。春秋晋地为野王邑。汉置野王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改称河内县,北魏为怀州治。明清为怀庆府治。1913年更名沁阳县。因地在沁水之阳而得名。...
[详细]
《中国名山大川辞典》
字数(205)
市委书记 王德周,男,汉族,1955年9月出生,河南省武陟县人,在职研究生,1974年11月参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3月至2003年2月任中共沁阳市委书记; 2003年3月至今任中共沁阳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 杨娅辉,女,汉族,1960年...
[详细]
《中国城市发展全书·下卷》
字数(4186)
政区概况地处河南省西北部,沁河下游。东与博爱县相邻,西与济源市交界,南接孟州市、温县,北与山西省毗连。距省会郑州市70公里。面积623平方公里。人口44万。民族有汉、回。辖城关镇及13乡。地势自北而南倾斜,北部为太行山地,中、南部为沁...
[详细]
《新世纪中国市县全览》
字数(737)
位于东经112.9°,北纬35.0°,在河南省西北部,沁河下游。隋...
[详细]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
字数(86)
亦称“沁阳盟书”。春秋晚期 (约前496年左右)晋国韩氏宗主 (韩简子) 在誓盟活动中形成的信约文书。1930年...
[详细]
《档案学词典》
字数(156)
寺庙建筑。俗称“北大寺”。位于河南沁阳县城内自治街。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规模较大。前有厦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蓝色琉璃瓦覆顶。拱端...
[详细]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
字数(176)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古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自治街中段。该寺始建于明初,明万历十八年(1580年)以后重新扩建。清代又多次修葺扩建,建筑形制仍保持明代的风格。寺院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00多平方米。其主要建筑包括主殿、礼拜殿、...
[详细]
《黄河文化百科全书》
字数(329)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河南沁阳县城内自治街。俗称北大寺。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前有厦殿,面阔3间,单檐歇山,蓝琉璃瓦盖顶。拱端透雕龙头、庭院四隅有4座讲堂,最后为大礼拜...
[详细]
《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
字数(217)
在今河南沁阳县城内自治街,俗称北大寺,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主要建筑有厦殿、客庭、讲堂、大拜殿、主殿、女寺等十余座,为河南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伊斯兰教寺庙。其中厦殿建于清嘉庆年间,面阔三间,单檐歇山,蓝色琉璃瓦覆顶; 客庭在殿...
[详细]
《中国宗教名胜》
字数(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