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沉积物粒径 相关学问

河流沉积物搬运及其粒径变化一直是河流沉积学与地貌学研究的关键问题,近三十年以来,大量水槽实验与数值模拟对其进行了分析,促进了研究的深入。此外,在数值模型的基础上,一些研究已经将河流沉积物粒径顺流变化的趋势作为证据,用以推导古气候与构造的变化,这为揭示环境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详细]

兰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327) | 被引次数(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进入水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沉积物是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其中污染物的毒性,对于准确开展水环境风险评估至关重要,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疏水性污染物经地表径流、地表渗透等进入水环境,蓄积于沉积物中。沉积物颗粒组成、材质、...[详细]

暨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175) | 被引次数(2)

粒径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也是沉积物最重要的物理参数和动力环境指标。河床沉积物是河流水文、泥沙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河道在一定水沙和动力条件下堆积的产物。它记录了沉积物物源信息和当地的水动力条件,是研究河流地貌环境最基本的要素。对河流沉积物沿程变化的研究,早已有之,但对大型砂质河床...[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855) | 被引次数(23)

本文建立了海洋沉积物粒径谱新的解析方法——剥谱方法和Origin解谱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胶州湾6个表层样品和青岛近海与胶州湾、兴化湾近海、厦门湾等3个海域5个岩芯沉积物的粒径谱进行数字分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粒径组分进行量化研究和成因探讨。以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为例,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详细]

厦门大学 硕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492) | 被引次数(3)

对滇池3个代表性湖区(草海、湖心区、外海南部)表层(0~10 cm)沉积物的粒径组成进行了分析,测试了不同粒径沉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Cu、Cr、Ni、Zn、Pb、Fe、Mn、Cd等8种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并对滇池沉积物中重金属质量分数的粒径效应作了校正.结果表明:滇池表层沉积物粒径...[详细]

《环境科学研究》2013年04期 下载次数(1052) | 被引次数(51)

为了解淤泥质潮间带沉积物粒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于2005年9月、2006年9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进行了沉积物取样分析及相关的水动力观测和盐沼植物粘附悬沙的实验.结果表明,潮间带沉积物呈自海向陆(表层样)和自下向上(柱状样)变细的趋势,一般光滩沉积物粒径50...[详细]

《中国环境科学》2008年02期 下载次数(632) | 被引次数(25)

粒径是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河口海岸表层沉积物特性在沉积地貌学、生态学和工程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不仅是多学科研究的热点区域,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场所。近三十年来,长江流域建坝、水土保持工程等人类活动导致入海泥沙通量锐减,对水下三角洲的冲淤造成了巨大变化影响。另...[详细]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389) | 被引次数(15)

以三峡支流澎溪河消落带为研究区域,采集澎溪河消落带上、中、下游3个水文断面,2个水位高程,5个深度的沉积物样品,结合沉积物颗粒分形理论探讨沉积物粒径组成与总氮(TN)、总可转化态氮(TF-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含量和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详细]

《土壤学报》2016年03期 下载次数(564) | 被引次数(22)

该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对象,采集了商业区、居住小区、城中村、科教文卫区、交通用地、公园绿地等6种用地类型的地表沉积物,检测了地表沉积物粒径分布及总氮(TN)、氨氮(NH_3-N)、总磷(TP)的含量,分析了不同功能区地表沉积物中粒径分布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功能区不同粒径沉...[详细]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3年S1期 下载次数(15) | 被引次数(0)

地表径流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降雨径流所携带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沉积于地面的有机物、营养盐及重金属等。其中,重金属具有高毒性、持久性、隐匿性和不可逆性,对水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为了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需要系统性地研究地表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随地表径流进入水...[详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339) | 被引次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