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油气显示 相关学问

石油和天然气或与油气有关的衍生物(如固体沥青)等,出露于地表,或是在钻井过程中被发现,均称为油气显示。根据与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关系,可将油气显示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类。直接油气显示在成因上与油气有直接关系,又分为地面油气显或与井下... [详细]

《石油技术辞典》 字数(300)

油气显示可以为发现与其相关的残留油气藏或次生油气藏提供重要的线索。通过野外调查、地质分析和文献调研,系统研究了各类油气显示在中国各盆地或地区的分布,探讨了油气显示的成因机制,并分析了其石油地质意义。研究表明,按油气藏破坏的程度,油气显示可分为轻度破坏型、严重破坏型和完全破坏型3类...[详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4期 下载次数(610) | 被引次数(16)

随着钻井技术和钻井工艺的发展,钻井液中加入影响气测显示的添加剂、原油或者使用特殊的钻井工艺,导致在现场气测录井中...[详细]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9期 下载次数(17) | 被引次数(0)

本报讯:5月18日,新疆庄1井在钻至井深4825米时又发现良好油气,当时溢流4.86立方...[详细]

中国石化报 2002-05-23 下载次数(2) | 被引次数(0)

油气的显示是我国进行油气进行勘探的主要途径。在科研人员在野外的不断勘探中发现,我...[详细]

《化工管理》2016年14期 下载次数(38) | 被引次数(0)

油气的显示是我国进行油气进行勘探的主要途径。在科研人员在野外的不断勘探中发现,我...[详细]

《化工管理》2016年18期 下载次数(55) | 被引次数(0)

以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钻孔DK-2孔为例,对含油气显示岩心样品进行了储集岩热解分析,结合野外观察到的含油气显示现象,讨论了油气显示性质及其对水合物的可能指示意义。野外观察到的油迹、油斑、油浸、油染等不同级别...[详细]

《现代地质》2013年01期 下载次数(386) | 被引次数(41)

对中国南方地面及井下共464个沥青、油、气显示点的层位、产状、改造机制和改造时期统计分析认为:油气显示产状丰富,裂缝(断裂)占优,晶洞和孔隙次之,溶孔和溶洞最少.断裂作用是中国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原生油气藏最主要的改造机制,其次是隆升剥蚀作用.不同...[详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下载次数(194) | 被引次数(2)

南华北盆地倪丘集凹陷共施工了16口油气探井,有7口探井见油气显示,其中位于大王庄构造上的南12井试获工业油流,累计产油32.26 m3。对凹陷内油气显示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规律:油显示主要集中在下第三系双浮组;储集岩类型主要为中砂岩和细砂岩;油和气...[详细]

《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4期 下载次数(258) | 被引次数(13)

西湖凹陷是东海盆地勘探开发比较成功的区块之一。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西湖凹陷存在两期油气生成和运移聚集,造成西湖凹陷油气显示在纵向上和横向上复杂多变。以前由于录井技术手段单一,仅使用气测资料结合地质资料进行油气显示解释,不同性质的油气藏的录井资料特征不明显,导致油气显示解释存在一定...[详细]

东北石油大学 硕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82)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