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油菜菌核病 相关学问

由核盘菌侵染,为害油菜地上部分的一种真菌病害。1915年印度肖(F.J.W.Shaw)首次报道核盘菌能为害油菜。分布和为害 各大洲均有分布。中国冬油菜产区发生普遍而严重,病株减产11%~73%,含油量降低1%~5%。主要在成株期为害,叶上出现圆形或不... [详细]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 字数(1361)

油菜上重要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子囊菌亚门的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ium (Lib.)de Bary]。油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以开花期后发病最盛。初起茎基和叶柄呈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成白色块斑,并向上蔓延。病部组织软腐,有白色绵毛状菌... [详细]

《农业大词典》 字数(435)

油菜菌核病菌引起的油菜病害。中国一般发病率10%~30%,严重者可达90%以上。油菜菌核病菌的寄主中国有31科171种寄主。一般旬降水量50 mm以上发病严... [详细]

《百科知识数据辞典》 字数(203)

病原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寄主 十字花科、菊科、豆科、茄科、伞形花科、锦葵科等64科396种植物。中国已知36科214种,栽培油菜的3个类型5个种均受其害。此外,向日葵、大豆、莴苣、甘蓝、大白... [详细]

《植保大典》 字数(3203)

油菜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油菜的茎秆,引起植株早枯,种子皱秕,菜籽产量和出油量下降。自幼苗至成株均可受害,尤以结实期影响最大,可侵染茎、叶、花和角果部分,但以茎部受害最重。茎部发病时,产生水渍状黄褐色至暗褐色病斑,后转灰白色。... [详细]

《微生物学词典》 字数(631)

(见彩页14)油菜菌核病症状识别 ①苗期:接近地面的根颈与叶柄上,形成红褐色斑点,后转为白色。病组织变软腐烂,长出大量白色棉絮状菌丝,后期长出黑色菌核。重者可致苗死亡。②成株期:茎与分枝发病,初为淡褐色长椭圆形、菱形、长条形绕茎大斑... [详细]

《主要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字数(840)

分布为害油菜菌核病是河南省油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减产10% ~2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50% ~80%,甚至绝收(图1)。近年该病害发生呈加重趋势。图1 油菜菌核病大田为害导致倒伏症状特征油菜菌核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全株叶片、叶柄、茎秆... [详细]

《粮棉油作物病虫原色图谱》 字数(1388)

分布为害油菜菌核病是河南省油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减产 10% ~ 20%,严重发生年份减产 50% ~ 80%,甚至绝收(图1)。近年该病害发生呈加重趋势。图1 油菜菌核病大田为害导致倒伏症状特征图2  油菜菌核病病叶上多个病斑图3  油菜... [详细]

《河南农业病虫原色图谱·粮棉油作物卷》 字数(1419)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病、麻秆病、烂秆病、霉蔸病等。病原菌属于子囊菌亚门,柔膜菌目,核盘菌科,核盘菌属。【分布与危害】该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为油菜主要病害,除危害油菜外,还危害白菜、大豆、向日葵、花生、烟草和... [详细]

《中国油菜病虫草害及其防控技术原色图谱》 字数(1480)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麻秆”“霉蔸”等,从苗期到成熟乃至收获后的堆垛上都可以发生,以盛花期后发病最盛。主要症状如下。幼苗:茎基部和叶柄上有红褐色斑点,扩大后为白色,湿腐状,长出白色霉层,重者整株死亡。叶片:多从植株基部的老黄叶... [详细]

《油料作物新品种增产技术》 字数(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