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名。北魏置,治所在今安徽...
[详细]
《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字数(39)
东魏武定六年(548)置。治今安徽蒙城县。为谯州及南谯郡治。...
[详细]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字数(80)
北魏景明中改马头郡置。治涡阳城(今蒙城县)...
[详细]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字数(58)
政区概况地处安徽省北部边缘,与河南省交界处。东与蒙城、濉溪二县为邻,西、西南分别与毫州市、太和县相连,南临利辛县,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距省会合肥市206公里。面积2107平方公里。人口134万。民族有汉族等。辖2镇及71乡。境内属淮北...
[详细]
《新世纪中国市县全览》
字数(908)
位于东经116.2°,北纬33.5°,在安徽省北部。北魏置涡阳县。据《水经...
[详细]
《中国地名由来词典》
字数(93)
梁大通元年(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十月,梁将陈庆之...
[详细]
《军事大辞海·下》
字数(67)
产于涡阳县义门的涡河沿岸,已有150多年历史。“涡阳苔干”是用莴笋(又名苔菜,菊科莴苣属中一个稀有品各)的肉质茎,经加工晒干而制成的干菜。经水发泡后,仍具有翠绿...
[详细]
《中华旅游通典·上》
字数(201)
梁大通元年,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十月,梁遣领军曹仲宗、东宫直阁陈庆之、寻阳太守韦放合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韦放营垒未立,魏散骑常侍费穆率军突至。韦放只二百余人,将士奋战,击败魏军。魏又遣将军元昭率五万人救涡阳,前军至驼涧,距涡...
[详细]
《中国古代军事大辞典》
字数(285)
十七卷,首一卷。黄佩兰修,王佩箴等纂。黄佩兰,字自芳,河南叶县人,民国六年(1917)来知涡阳县事。王佩箴,字敬民,河南南阳人。涡阳县设治,始于清同治初年,割蒙、毫、宿、阜四县土壤相接者,隶于版图,并采北魏旧县名,名曰涡阳。自是迄民国初年...
[详细]
《四库大辞典·上》
字数(556)
安徽著名特产。“涡阳苔干”产于涡阳义门一带,是用莴笋(又名苔菜,菊科莴苣属中的一个稀有品种)的肉质茎,经加工晒干而制成的干菜。因清乾隆年间(1736—1795)曾被进贡入京,故又称为“贡菜”。苔干经水浸泡复嫩后,仍具有翠绿鲜嫩、清脆爽口...
[详细]
《安徽百科全书》
字数(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