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政府为选拔官吏采用的设科考试制度。1634年,皇太极仿明制举行了清朝第1次科举考试。1645年清代科举开始制度化。清代科举设文科进士科、武科进士科、翻译进士科考试。文科、武科试皆有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中者为生员、...
[详细]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东北、内蒙古地区卷》
字数(321)
书名。刘兆瑸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印行。全书共分为二十一章。比较全面地...
[详细]
《中国考试大辞典》
字数(102)
清代科举制度规定应试必从童生开始,基本教材是朱注“四书”“五经”,以后各级科考的八股文题目,皆出其中。经县试中秀才取得院考资格,方能参加三年一次的院考。院考分六等...
[详细]
《不可不知的2000个重大事件》
字数(229)
清道光皇帝登基不久,每天都要批看大量的奏折,据说,这些奏折每天都高可数尺,而这些奏折所书字体,都是蝇头小楷。道光皇帝心里实在很烦:看吧,实在受不了;不看吧,又害怕以后臣子上书奏事,说不定搞出什么蒙骗的事来。一天,曹振镛在宫里值班,道...
[详细]
《遗憾与教训总成·上》
字数(925)
书名。商衍鎏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5月出版,1983年再版。作者是中国科举考试最后一科,即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探花,自幼习举业,对清代科举制度的实施及影响有亲身的经历及体验。撰写本书之宗旨,正如作者所述,“将有清二百...
[详细]
《中国考试大辞典》
字数(462)
书名。李世愉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本书是作者对清代科举制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共收文章十篇,计《释廷试》、《童生试中的审音制度》、《封邱生童罢考事件剖析》、《宗室科目的建立及其作用》、《搜落卷制度初探》...
[详细]
《中国考试大辞典》
字数(297)
书名。王德昭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本书为作者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时的研究成果,是有关清代科举制度...
[详细]
《中国考试大辞典》
字数(166)
书名。于景祥著。辽海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本书通过四十三个题目,如“簪花秀才”、“桂榜举人”、“杏榜贡士”、“金榜进士”、“天子门生”、“最高学府”、“...
[详细]
《中国考试大辞典》
字数(204)
虽然有些地方志在记载本地宾兴礼时,认为 “礼不止宾兴也。官所应行,如迎诏、朝正、上任、封印、开印等仪,具在 《会典》”①,但事实上我们在 《钦定大清会典》、《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以及此前的 《明会典》中,均没有发现有关宾兴礼的记载...
[详细]
《清代科举宾兴史》
字数(3124)
太平天国战争对战乱影响所及各省的宾兴组织都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不利影响。战乱平息后,各地普遍开始了战后地方社会重建工作,其宾兴组织的重建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另外,宾兴在战争进行之际,清政府为了筹集军饷,推行 “捐输广额”的政策,即...
[详细]
《清代科举宾兴史》
字数(6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