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名。在今湖南溆浦县境。战国属楚。《...
[详细]
《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
字数(48)
(1次) 地名。在今湖南省溆浦...
[详细]
《楚辞词典》
字数(40)
亦稱“浦溆”。水涯。《楚辭·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唐...
[详细]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
字数(108)
水名,在今湖南省境内。《楚辞·九章·...
[详细]
《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字数(51)
溆浦,溆水河畔。溆水,古名序水,源出湖南溆浦县东南,西北流经辰溪县南,入于沅...
[详细]
《楚辞语言词典》
字数(107)
位于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西汉置义陵县,唐改置溆浦县,沿袭到今。面积3458平方公里,人口92万。县城卢峰镇,隶属怀化地区。湘黔铁路穿过县城;公路通达各乡镇;沅江和溆水中下游常年通航。矿藏有煤、锑、铁、钨、钒、铀、锰等。黄茅园乡的高...
[详细]
《长江大辞典》
字数(284)
产于湖南省溆浦县。著名地方鹅种。体质结实,体驱稍长,呈圆柱型。直立雄壮,叫声清脆宏亮。羽毛有白、灰两种,蹼为桔黄色,白鹅...
[详细]
《长江大辞典》
字数(157)
位于湖南省西部,居沅水中游。西汉高祖置义陵县,治所在今卢峰镇梁家坡一带,并为武陵郡治。新莽 (9—24) 改名建平县。东汉废县,并入辰阳县。武陵郡治迁临沅县 (今常德市区)。唐武德五年 (622) 分辰溪县地置溆浦县,县治即今卢峰镇。中华人民...
[详细]
《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字数(822)
地方优质良种家禽,为湖南省大型具有生产特级肥肝潜力的肝肉用型鹅。饲养历史悠久,主产于溆水两岸溆浦县城一带,中心产区为新坪、马田坪、仲夏、麻阳水、桐木溪、大湾等地。民国 《溆浦县志》记载: 每至8月中秋, “新初熟, 鹅肥遍野, 亲友...
[详细]
《湖湘文化大辞典·下卷》
字数(524)
1922年《溆浦县志》: “八月中,新醅初熟,肥鹅遍野,亲友数人,携酒宰鹅,曰 ‘打鹅会’ 。” 溆浦鹅早在20世纪初即远销港澳地区及西方国家,不唯肉质丰美,尤在其肝脏特别发达,为国内已知具有特级肝用的地方鹅种。据检测,经填肥4周的溆浦鹅平...
[详细]
《中国湘菜大典》
字数(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