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至今,独联体的地缘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北约和欧盟的不断东扩,对独联体地区进行政治渗透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空间由于北约和欧盟的扩展遭到很大程度的挤压,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的控制力也随之受到影响。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俄罗斯加紧调整对独联体地区的政策,同时对独...[详细]
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15年
下载次数(370) | 被引次数(4)
长期以来,美国和俄罗斯在独联体地区的势力此消彼长,一方面,俄罗斯为维护其在独联体地区的传统影响力,不断推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独联体其他国家对俄的主导地位和“老大形象”也抱有戒心,有些国家还保持着较强的“去一体化”倾向。此外,独联体其他国家为保障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主动选...[详细]
新疆大学 硕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171) | 被引次数(3)
“9·11”事件后,美军借反恐之机进入了俄罗斯的后院——中亚地区,大幅挤压了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空间。近几年来,“颜色革命”在独联体地区不断发生,双方在该地区的较量更加激烈。一般认为,“颜色革命”是指以颜色命名的以非暴力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方式,是国内反对派在西方的支持下借选举夺取政权...[详细]
福建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757) | 被引次数(3)
2008年金融危机后,独联体地区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逐渐机制化。独联体自由贸易区及欧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的俄白哈关税同盟先后成立,统一经济空间基本完成制度性搭建。其中,提高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成员国间贸易便利化合作、加强区域...[详细]
《俄罗斯研究》2014年04期
下载次数(346) | 被引次数(15)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俄罗斯及独联体地区众多...[详细]
《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10年11期
下载次数(8) | 被引次数(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为主体的三大区域板块,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自独立以来就不断加强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努力与独联体国家一道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一极。经过多年的反...[详细]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485) | 被引次数(0)
随着苏联时代的终结,特别是北约东扩进程的加快,部分独联体国家表示了加入北约的意愿,俄罗斯对独联体地区安全的影响力备受关注。对于俄罗斯还能否主导独联体地区安全,学术界存在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区域外大国对该...[详细]
《国际论坛》2012年03期
下载次数(530) | 被引次数(9)
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是一件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不过,其行为似乎并非在贯彻一种试图在前苏联地区重建"帝国"的连贯战略,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根据形势的发展做出应对。通过将心理因素纳入到分析当中,能够对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的行为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自乌克兰反对派破坏与亚努科维奇...[详细]
《当代亚太》2016年01期
下载次数(1381) | 被引次数(16)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多次干预独联体地区冲突,但其干预方式和结果却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国际政治观点认为,情境压力对于政治行为的影响居于首要。这一点在俄罗斯干预克里米亚和乌东两州的不同方式上得到体现。政治心理学认为,情感对政治行为有驱动作用,在情境压力的影响下形成政治行为。俄罗斯对独...[详细]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0年04期
下载次数(585) | 被引次数(3)
本报讯 2月24日,华为宣布和乌拉尔电信(Uralsvyazinform,俄罗斯电信投资公司SvyazInvest的子...[详细]
通信产业报 2010-03-01
下载次数(4)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