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体现了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地区的自然地理面貌和传统人文状态,兼具生境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原生态性。保护区气候、植被、土壤的垂直带性明显,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物种的基因库和避难所。当地居民在宗法、习俗、建筑、歌舞、语言等方面的传统保存良好,与自然生境一...[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925) | 被引次数(7)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人类最珍贵的自然遗产,沼泽湿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人为活动最频繁,生态最为脆弱的湿地类型,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呈不断退化的趋势,严重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效益,减缓不利影响,适应成为继减缓、阻止后的...[详细]
云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48) | 被引次数(0)
珠峰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最具神秘色彩的少数民族高原生态旅游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遗产资源,独特的景观富含宝贵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科研美术价值,但因其区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部分遗产资源因年久失修或人为原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着年代久远无从考证...[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422) | 被引次数(8)
生态旅游的兴起是近年来人们对环境观念改变的产物。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主要面向于自然生态系统,很少涉及人文生态。由于大部分人文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使得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影响极大,也必将影响到下一代人能否继续拥有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因此,走可持续...[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437) | 被引次数(5)
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隅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高原自然景观以及地史遗迹、藏族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的综合性保护区。本文以珠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在景观生态学和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持下,借助于“3S”技术,以两个时段的遥感影像为主要研究资料,结合珠峰自然保...[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08年
下载次数(400) | 被引次数(9)
~~神奇的珠...[详细]
《小学生之友》2004年04期
下载次数(12) | 被引次数(0)
草场资源作为西藏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农牧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本文以资源承载力为研究视角,将社区人口、经济和草场资源的协调程度作为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依据,运用P-E-R模型对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内18...[详细]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S1期
下载次数(441) | 被引次数(5)
植被覆盖度作为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基础数据,为生态、水保、土壤、水利、植物等领域的定量研究结果提供基础数据,确保相关研究结果、模型理论更加科学可信;作为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标志,可为区域或全球性地表覆盖变化、景观分异等前沿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指示作用;同时,作为第四纪地质学和第四纪环境...[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329) | 被引次数(11)
珠峰自然生态保护区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域之一,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的生存能力极其脆弱和敏感的特点,决定了珠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容易受到外部性的...[详细]
《旅游纵览》2021年08期
被引次数(0)
本报日喀则2月19日电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公告,全国185家旅游景区(点)被评为国家4A...[详细]
西藏日报 2006-02-20
下载次数(13)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