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主要形态之一。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民族文化产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特别是在经济落后但却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同时,民族文化具有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价值观、维系...[详细]
兰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2739) | 被引次数(11)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所释放的“制度红利”,加速了石油农业的发展历程,极大提高了农业的产出水平,中国粮食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然而,与此同时石油农业“逆生态化”的累积效应也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环境污染、土壤肥力下降、食品安全隐患等方面,石油农业日益被证实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农...[详细]
山东农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4089) | 被引次数(59)
在全球生态环境挑战和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北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文化传承发展规律,处理好区域旅游经济、文化与生态关系,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前提是发展观念的转变。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开始逐渐认识到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市...[详细]
内蒙古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2379) | 被引次数(14)
“人的生态化发展”是人类在应对生态危机谋求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关注人的生态化人格塑造,使人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中彰显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自然生态的平衡和优化,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精神世界丰富充实、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简言之,“人的生态化发展”就是主张用生...[详细]
江苏大学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55) | 被引次数(1)
面对当今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极端影响的现实环境,人类不得不在文明转型方式上做出改变,以拯救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人类文明发展方式变革由此展开。但在此过程中,诸多方式的尝试均未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下的发展方式,人的生态化发展方式开始展露并引起人类极大关注。...[详细]
北京交通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132) | 被引次数(1)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理论的推广,生态化发展的思想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国有农场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国有农场发展方式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利益,抑制着国有农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国有农场要转变发展观念,实行生态化...[详细]
哈尔滨工程大学 硕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341) | 被引次数(5)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国有农场作为黑龙江省主要的农业生产单位,其生存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黑龙江垦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国有农场群,近年来国有农场的机械化程度不断增加,粮食产量逐步提升,但是随着黑龙江省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详细]
哈尔滨工程大学 硕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326) | 被引次数(3)
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依靠高新技术尤其是生态技术、节约能源、提高投入产出比率、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企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是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焦点所在。由传统的单线型经济增长模式向全社会闭合回路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惟一选...[详细]
哈尔滨工程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357) | 被引次数(8)
生态化是工业园21世纪的发展方向。生态化发展是指工业园利用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思想进行规划、运行和管理的过程。生态化发展的目标是园区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形成园区内企业相互受益的网络,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趋于零排放。目前,对于工业园生态化发展的概念、相关理论和规划建...[详细]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论文 2007年
下载次数(295) | 被引次数(2)
运动员的生态化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文明范式转变为理论背景和时代诉求。从本质上来讲,运动员的生态化发展是运动员自然而科学的发展。这一发展范式不仅是全球生态文...[详细]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下载次数(19)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