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反射的薄层干涉限制了利用地震反射结构识别薄互层地层的能力,而地震属性隐含了地下介质三维非均质性分布信息,为此,探讨了通过地震属性的统计特性检测薄储层的能力。在黄骅坳陷某区,提取了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段(沙一下段)20ms时窗内的...[详细]
《石油物探》2007年04期
下载次数(332) | 被引次数(16)
中始新统温州组下部发育的海相生物碎屑灰岩在台北坳陷内分布广泛,为热带、亚热带潮湿气...[详细]
《石油学报》1992年02期
下载次数(146) | 被引次数(1)
西古尔纳油田Mishrif组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双重影响,具有储层矿物组成类型多、孔隙结构复杂,储层成因类型多的特点。本文围绕储层岩石物理相定量化分类、智能化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等研究任务,以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为数据驱动关键技术,致力于解决地质特征差异定量表征、...[详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278) | 被引次数(0)
XX油田Mishrif组为典型的孔隙型生物碎屑灰岩储层,岩性纯、不发育裂缝。储层受次生作用影响,孔洞发育、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导致储层纵横向变化大、参数计算精度低等问题。论文依据压汞资料、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确定孔隙结构分类方法,建立储层参数计算模型,利用测录试资料进行流体识...[详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硕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97) | 被引次数(0)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约252百万年前)发生了显生宙以来最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对这次危机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将为探讨当代人类-其他生物-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提供借鉴意义。后生动物由于可以以实体形式保存为化石,而且形态和结构特征明显,研究较为方便,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为理解二叠...[详细]
中国地质大学 博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3168) | 被引次数(8)
川西北地区位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北段,石炭纪处于扬子板块西缘的半封闭海湾环境,发育一套以局限-半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相为主的碳酸盐岩沉积。该地区上石炭统厚30-150米,发育齐全,出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四川盆地乃至上扬子地区晚石炭世沉积特征的经典地区之一。本研究根据沉积类型、岩...[详细]
合肥工业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757) | 被引次数(5)
水银洞金矿于1981年在我国金矿普查工作中发现,起初仅发现雄黄岩段金矿化点,随着生产力和勘查程度的提高,逐渐发现该矿床的巨大资源潜力,到目前为止已成为我国黔西南地区已探明的少数几个特大型金矿床之一。追溯我国卡林型金矿的勘探和研究史,发现我国卡林型金矿主要分布在以“甘陕川”及“滇黔...[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792) | 被引次数(8)
中东地区白垩系Mishirif组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其形成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综合利用岩心、铸体薄片、全岩分析、常规物性及高压压汞等资料,以伊拉克HF油田Mishrif组为例,开展生物碎屑类型、分布特征、差异成岩及储集层特征等研究。Mishrif组灰岩中生物碎屑以底栖有孔虫、非固...[详细]
《古地理学报》2018年06期
下载次数(314) | 被引次数(9)
马角坝实习基地位于龙门山中段前山带的边缘,碳酸盐岩地层在区内广泛出露,从泥盆系到三叠系,除二叠系之外,几乎都为碳酸盐岩地层。泥盆系碳酸盐岩地层由底到顶出露了观雾山组、沙窝子组和茅坝组地层,底部中泥盆统观雾山地层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断层接触;石炭系地层由底到顶分为马角坝组、总长沟...[详细]
成都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下载次数(1262) | 被引次数(18)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重点为滇东南富宁地区的基础地质。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充分收集整理基础上,以野外实测地层剖面为主要手段,研究滇东南富宁地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沉积特征及其纵横向展布规律。通过主干剖面和层序地层学研究,遵循“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的原则,采用等时面优势相成图法编制了晚泥盆世...[详细]
昆明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99) | 被引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