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表面到高度约十几公里的大气层称为对流层。从地球上空60公里以上开始,一直延伸到几千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外缘为止,大气层中空气分子受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和X射线照射后,一部分气体分子被电离,形成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由于大气层的温...
[详细]
《广播电视辞典》
字数(258)
在地面上空50至1000公里之间,大气中有许多自由电子和离子,这一区域称为电离层。其成因,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和X射线使空气电离;而太阳辐射的粒子和银河系宇宙射线也导致空气电离。这些辐射在大气中穿透越深,其电离能力越弱,而离地面越...
[详细]
《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
字数(552)
位于地面上方60~1000千米的高度上,受...
[详细]
《军事大辞海·上》
字数(52)
在地面上空约50至1000公里之间,存在有许多自由电子和离子的地球大气空间,这一区域称为电离层。电离层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吸收。电离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和X射...
[详细]
《新闻传播百科全书》
字数(612)
高层大气内具有电离现象的气层。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气体分子离解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几层与一般大气折射率不同的气层。其中最强的有两层:位于90~130公里高度的E层和位于160~350公里高度的F层(该层又分160~280公里的...
[详细]
《地学辞典》
字数(323)
离地表50—1000公里的大气层,由于高空大气中的原子在太阳光辐射 (主要是紫外线辐射) 作用下电离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电离层。它们的高度和电离情况随昼夜和季节而变化,白天由于经过一整天的太阳辐射,电离层在黄昏时最强,在黎明前,则由...
[详细]
《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
字数(295)
又称“电离圈”。高空大气受太阳辐射(紫外线,X射线和微粒辐射)作用呈电离状态的大气层。范围从离地60公里开始,一直可伸展到1000公里以上。按照电子浓度的大小,自下而上分为D、E、F区。D区位于60—90公里高度处,只在白天出现,电子浓度约1...
[详细]
《中国百科大辞典》
字数(228)
ionosphere...
[详细]
《新英汉·汉英电力工程技术词典》
字数(13)
...
[详细]
《英汉汉英电力词典》
字数(28)
从地球表面到高度约十几公里的大气层称为对流层。从地球上空60公里以上开始,一直延伸到几千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外缘为止,大气层中空气分子受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和X射线照射后,一部分气体分子被电离,形成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由于大气层的温...
[详细]
《广播电视辞典》
字数(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