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盆地油气 相关学问

由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罗斌杰、林禾杰、王昌桂、华保钦、霍永禄等承担,主要协作单位:玉门石油管理局、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该项成果全面研究了酒西盆地形成演化及成油地质地化条件,综合研究了油源,油气运移及油气藏形成分布规律,定量评... [详细]

《甘肃大辞典》 字数(295)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动和多旋回的油气成藏作用,油气成藏之后经历了后期构造变动的调整、改造和破坏,分布规律十分复杂。研究叠合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和分布对于提高叠合盆地油气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叠合盆地系指不同时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或沉积地层在同一地理位置上...[详细]

《地质学报》2012年01期 下载次数(6460) | 被引次数(124)

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境内,是在燕山褶皱期海相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盆地经历了断陷、拗陷及构造隆升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后期的构造隆升对盆地原生油气藏有着强烈的调整改造作用。伦坡拉盆地的勘探程度较低,实际资料和理论认识也比较少,但作为西藏地区唯一获工业性油气流的盆地...[详细]

中国地质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460) | 被引次数(5)

本文通过系统开展苏北、渤海湾、伊兰—伊通、南襄等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分析,认识到深大断裂控制了该区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分布,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和油气资源分布。主要表现为:①深大断裂作为深切入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地壳深部的结构破损面,是深部构造—热活动的中心区。在区域伸展的...[详细]

西北大学 博士论文 2005年 下载次数(2947) | 被引次数(15)

斯维尔德鲁普盆地是北极地区有重大油气勘探潜力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本论文根据最新可获取的IHS、USGS等数据库资料以及公开文献,结合盆地内已发现的20个油气田、34个油气藏的数据资料,应用含油气系统分析方法,通过盆地地质格架和油气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以及德雷克角气田的解剖,揭示盆地油...[详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13) | 被引次数(0)

波斯湾盆地和东委内瑞拉盆地均为发育于被动陆缘之上的前陆盆地,是全球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前陆盆地。本文基于最新油气地质资料,以盆地分析和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理论及方法为指导,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模块编图技术,对两个盆地的油气资源及油气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斯湾盆地油气总可...[详细]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硕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07) | 被引次数(0)

东非相较于西非和北非,勘探程度较低,但是近年来不断有大型气田勘探发现,已然成为当今国际各大油企公司相继追逐的热点区域。本论文以各大油气专业数据库、油气地质资料、油气田资料、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东非海岸盆地为研究区,结合盆地及区域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从含油气系统角度详细系统研究了...[详细]

浙江大学 硕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584) | 被引次数(3)

缅甸弧前盆地和弧后盆地都是以中生代地层为基底的新生代沉积盆地。弧前盆地钦敦坳陷和弧后盆地睡宝坳陷的油气勘探始于十九世纪中叶,但由于技术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勘探程度一直很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区油气勘探工作的推进,亟待深化研究。本文基于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思路,通过对钦敦坳陷和睡宝坳陷...[详细]

中国地质大学 硕士论文 2012年 下载次数(749) | 被引次数(5)

本论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多种油气矿产资源成生关系、组合类型、主控因素及共生富集规律认识不清等问题,运用油气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充分利用录井、钻井、地球化学和地震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油气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为基础,以油气与烃源岩的组分特征、碳同...[详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博士论文 2016年 下载次数(779) | 被引次数(4)

西藏地区一直被认为是我国二十一世纪战略能源的接替区,但是由于地理条件、交通条件的制约,其勘探程度一直都很低,因此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实施。常规的油气勘探方法不能克服地理条件、交通条件的限制,无法实施详细勘探,也就不能满足勘探开发的需要,而遥感找油技术能够克服这一困难,其主要...[详细]

中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10年 下载次数(992) | 被引次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