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比较优势”、“相对利益”。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相...
[详细]
《管理学大辞典》
字数(131)
comparative advantage,relativeadvantage...
[详细]
《汉英社会科学大词典》
字数(45)
comparative advantage...
[详细]
《金融英语英汉汉英词汇手册》
字数(25)
comparative advantage...
[详细]
《新英汉·汉英电力工程技术词典》
字数(25)
comparative advantage...
[详细]
《英汉·汉英电力工程技术词典》
字数(25)
又称比较成本说或比较利益论。它是一种基于国家间的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说明国际贸易成因及利益的国际贸易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19世纪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这一学说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向前推进了一步,认为即使贸易的一方在两种...
[详细]
《新世纪企业家百科全书·第6卷》
字数(1093)
各国以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增进共同利益的国际贸易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1772~1823) 在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17) 一书中提出。李嘉图在经济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学...
[详细]
《当代西方经济学新词典》
字数(566)
亦称“比较成本理论”、“比较利益说”。关于比较成本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一个国家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
[详细]
《管理学大辞典》
字数(277)
据统计,1990年全国机耕面积为全部耕地面积的52.5%,机播面积为49.3%,机收面积为23.2%。总之,包括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场在内,全国机械化作业面积在50%以下。也就是说,中国农业作业和加工量的50%以上是由传统机械来完成的。[4]形成这种状况的...
[详细]
《传统机械调查研究》
字数(1725)
西方经济学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之一。它有助于解释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有能力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何以能得到迅速发展。这种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不是因为它们拥有雄厚的资金,而是因为它们...
[详细]
《当代国际贸易与金融大辞典》
字数(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