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知行统一 相关学问

知,此指养生的道理。行,指对养生方法的运用。知行统一是强调老年养生要做到认识和行动相一致。目前有关老年养生延年益寿的知识在不断地得到普及,各项运动锻炼也在各地开展和倡行。这些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很多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调查、分... [详细]

《中国老年百科全书·保健·医疗·强身卷》 字数(383)

是关于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知”是指认识知识。“行”是指行动即实践。“知”和“行”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行”是“知”的基础也就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要认识事物,要得到“知... [详细]

《四项基本原则大辞典》 字数(1015)

毛泽东关于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理论的称谓。知和行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古代的唯心主义者提出了知行合一论,唯物主义者提出了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有价值成... [详细]

《毛泽东大辞典》 字数(313)

关于知和行,即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各派哲学家围绕着知和行如何统一问题,展开了尖锐的斗争。由于对知和行的解释不同,又有唯心主义知行观和唯物主义知行观之分。前者认为,知是行的基础,没有知就没有行,行统一于知。如... [详细]

《社会科学大词典》 字数(577)

关于知与行相统一的观点。“知”,指知识或认识;“行”,指行动或实践。在中国思想史上,围绕着知与行如何统一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行统一于知。如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主张知是行的基础,以知... [详细]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 字数(471)

毛泽东关于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理论的称谓。知和行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古代的唯心主义者提出了知行合一论,唯物主义者提出了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有价值成... [详细]

《共和国领袖大辞典·毛泽东卷》 字数(313)

关于知与行相统一的观点。“知”,指知识或认识,“行”,指行动或实践。在中国历史上,围绕着知与行如何统一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唯心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行统一于知。如明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主张“知是行的主意, 行是知的功... [详细]

《马克思主义辞典》 字数(563)

毛泽东用中国哲学传统语言对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理论的称谓。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有价值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统一的理论称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他说:“通过实践而发... [详细]

《毛泽东思想辞典》 字数(26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知,就是知识、认识;行,就是行为、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是依据实践第一的观点来解释的,它和中国以前哲学史论知行关系的学说,完全不同。“知”与“行”的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长期争论... [详细]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 字数(342)

释文见“马克思主义... [详细]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 字数(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