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框子用石条砌成的大门。吴语。上海[]。1981年第9期《文汇月刊...
[详细]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一卷》
字数(87)
一种我国近代的里弄住宅建筑。最早在上海建造,为砖木结构的2~3层建筑。因每宅大门...
[详细]
《现代汉语大词典·下册》
字数(112)
shakkumen 〈名〉以石条作框的...
[详细]
《上海话大词典:拼音输入版》
字数(44)
近代上海市区最普遍的砖木结构的排联式里弄住宅的统称。名称起源说法不一,大多数说法望文生义,释为“其门框用石块砌成,结构类似旧式仓库”而得名。实际上“石库门”建筑与旧式仓库无相似之处。据推断“石库门”可能是“石箍门”之讹写,上...
[详细]
《上海掌故大辞典》
字数(1028)
体裁:独幕剧作者:宋超版本:载《戏剧杂志》1卷2期(1938年10月)。剧情提要上海三等弄堂的一间石库门房子里,十二三岁模样的小男孩阿尧缠着姐姐阿娟,想讨三个铜板,阿娟不给。他们的母亲是这间石库门的二房东,搓麻将去了。阿尧看见房客刘柯群...
[详细]
《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
字数(712)
上海素有世界建筑博物馆之称。古希腊式、荷兰式、哥德式、挪威式、罗马式、西班牙式的花园洋房、高楼大厦等,但住宅建筑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上海民居,要算石库门房了。据不完全统计,五十年代前夕,全市有二十多万幢石库门房子...
[详细]
《中国民俗文化大观·上》
字数(962)
〈名〉一种砖木结构的住宅,由天井、客...
[详细]
《汉语方言大词典·第一卷》
字数(52)
近代汉族都市住房的一种。因房前均有石框黑门而得名。流行于上海市区。产生于19世纪中叶。最典型的为三开间二层老式传统楼房,俗称“三上三下”...
[详细]
《中国风俗小辞典》
字数(181)
近代汉族都市住房的一种。流行于上海。因房前均有石框黑门而得名。产生于19世纪中叶。最典型的为三开间二层老式传统楼房,俗称“三上三下”。黑...
[详细]
《实用中国风俗辞典》
字数(179)
shakkumen fhangzy 〈名〉一种砖木结构的房子,有...
[详细]
《上海话大词典:拼音输入版》
字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