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磁地方时 相关学问

磁层环电流是赤道面附近围绕地球的一个环形电流带,基本上以地磁赤道面为对称面,展布在一定纬度范围内。环电流的位置和宽度随地磁活动性而变化,一般分布在地心距2~10个地球半径范围内。环电流主要由内磁层20~200...[详细]

《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10-25 下载次数(53) | 被引次数(0)

磁暴期间,位于中纬和赤道地区台站观测到的平行于地磁偶极轴的磁场分量(H)会显著减小。本文利用中低纬地区的地磁台站资料,对1996年~2006年期间879个磁暴事件(SYMH-30 nT)中环电流的磁地方时(MLT)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SYMH最小值我们将磁暴事件按照间隔20 ...[详细]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研讨会摘要集》 ... 下载次数(46) | 被引次数(0)

磁层环电流是赤道面附近围绕地球的一个环形电流带,基本上以地磁赤道面为对称面,展布在一定纬度范围内。环电流的位置和宽度随地磁活动性而变化,一般分布在地心距2~10个地球半径范围内。环电流主要...[详细]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13-11-18 下载次数(49) | 被引次数(0)

基于Swarm卫星2015年至2019年期间测量的50Hz高频磁场数据,通过小尺度电离层行扰(small-scale traveling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STID)探测算法探测发生在磁纬±?以内尺度小于10千米的SSTID,同时使用DBSCAN聚...[详细]

武汉大学 硕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28) | 被引次数(0)

地球热层是连接低层大气和外层空间的重要部分。热层大气的性质,特别是其密度变化,显著地影响低轨卫星定轨精度和寿命长短。同时,热层和电离层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耦合在一起。热层变化可以带来电离层扰动,进而影响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等人类活动。综上,研究热层大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热层大...[详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148) | 被引次数(4)

利用2010~2011年的THEMIS卫星观测的卫星电位数据反演电子密度,并用来确定等离子层顶的位置,研究其与地磁指数的关系.利用观测数据得到了一个THEMIS卫星等离子体层顶位置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建立...[详细]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年09期 下载次数(217) | 被引次数(0)

极光卵是分布在磁纬60°到80°之间的环绕着磁极的带电粒子沉降区域。该区域伴随显著的极光现象。引发极光的沉降粒子通常称为极光粒子。除了卵状极光带,还存在一些中尺度的局地极光,它们部分或者完全与极光卵分离而独立存在。伴随极光的粒子沉降是连接磁层和电离层的纽带,研究极光卵和局地极光的...[详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305) | 被引次数(5)

2000年IMAGE利用极紫外成像方法,对等离子体层进行成像探测,使等离子体层的探测研究从就地观测进入到利用成像方法的新一个阶段,并获得了许多重要结果,其中等离子体层具有旋...[详细]

《第二十三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 2010-10-01 下载次数(22) | 被引次数(0)

本文利用北半球的超级双极光雷达网数据,考察了一次行星际磁场南向突变时高纬电离层对流的响应特征,着重分析了响应的时间尺度.对所研究的事件,行星际磁场南北分量在1.5 min内从+7 nT突变到-8 nT,而在突变前后约40 min内都保持...[详细]

《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下载次数(109) | 被引次数(5)

极光电集流指数(AE)被广泛用来定量描述由电离层电流引起的极光带地磁活动.AE指数也是宏观描述亚暴事件强度和发展过程的一个主要指标,它的优点在于简单直观和快速.本文对1998年8月6日系列亚暴事件的极光活动、电流体系和AE指数的形...[详细]

《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下载次数(75) | 被引次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