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     

魏晋之际傅玄所著《傅子》篇名。阐述了治理国家的三个关键问题。认为以德教治国的统治者必须懂得,“大本有三:一曰君臣,以立邦国;二曰父子,以定家室;三曰夫妇,以别内外”。实际上是对儒家王道“三纲”学说的发挥。指出礼乐的本质就表现在... [详细]

《中国伦理大辞典》 字数(225)

礼乐     

中国古代儒家的政治、伦理范畴。礼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礼节仪式。 《礼记·曲礼》: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把礼作为区别亲疏、是非的标准。而且强调“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 [详细]

《伦理学大辞典》 字数(349)

礼乐     

美学术语。礼与乐的并称。礼,儒家的政治范畴和伦理范畴,指从西周以来发展起来的典章、制度、礼仪等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乐,儒家的艺术范畴和美学范畴。指礼仪活动中的音乐、舞蹈、诗歌等审美活动。《论语·子路》:“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详细]

《中华美学大词典》 字数(1681)

礼乐     

中国古代统治者教化百姓的政治伦理规范。它是与刑政相对立的儒家学说。礼,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级制的政治制度、社会伦理和礼节仪式。它最初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周代发展成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制度,要求诸侯各守本分,维护... [详细]

《社会科学大词典》 字数(486)

礼乐     

礼与乐的合称。《吕氏春秋·孟夏》:“乃命乐师习合礼乐。”《礼记·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白虎通》有《礼乐篇》,《汉书》有《礼乐志》。嵇康《琴赋... [详细]

《历代赋辞典》 字数(204)

礼乐     

礼法和音乐,古代认为是... [详细]

《资治通鉴大辞典·上编》 字数(30)

礼乐     

指中国古代社会的礼制和音乐。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很注重礼乐的社会作用。儒家孔子认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 [详细]

《中华伦理道德辞典》 字数(174)

礼乐     

即礼和乐,儒家政治及伦理范畴。“礼” 从西周以来的典章、制度、礼仪发展而来。《说文》: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即礼之名起于事神,引申为礼仪。“礼”后渐与 “仪”分离,具有 “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 (《左传· 昭... [详细]

《中国儒学辞典》 字数(671)

礼乐     

名词这里指封建社会的典章制... [详细]

《袖珍千家诗词典》 字数(48)

礼乐     

礼与乐的并称。礼,泛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乐,指礼仪活动中的诗歌、音乐、舞蹈。儒家十分重视礼乐。孔子已将“礼乐”并称用来概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教养活动。提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论语·子... [详细]

《美学大辞典》 字数(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