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经济的运行领域中,为某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严重侵犯国家经济管理制度,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其行为发生于商品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表现为一种非法的经济活动。经济犯罪侵犯的客...
[详细]
《中华法学大辞典·法理学卷》
字数(324)
指违反国家海关、工商、金融、财税等经济行政法规,侵犯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使社会主义经济遭受严重损失,按...
[详细]
《新语词大词典》
字数(158)
自然人、法人为谋取非法经济利益,在商品生产、分配、流通及管理过程中,故意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经济秩序、危害国民经济顺利发展,或者以各种手段非法侵占他人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经济犯罪在刑法学界有不同的定义,上述定义是多数...
[详细]
《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刑法学||犯罪学||监狱法学》
字数(1634)
发生在经济领域中并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侵犯国家和集体所有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侵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以及危害公共安全,按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的总称。经济犯罪是工业社会出现的新的犯罪类型,它具有隐密...
[详细]
《中国劳改学大辞典》
字数(518)
在经济领域中破坏社会管理秩序,以牟取暴利或者非法侵占公私财物为目的,触犯刑法的行为。经济犯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中列举十七种罪名:走私套汇罪、投机倒把罪、伪造计划供应票证罪、倒卖计划供应票证...
[详细]
《中国乡镇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字数(464)
在社会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领域,为谋取不法利益,违反国家经济、行政法规,直接危害国家的经济管理活动,依照我国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是犯罪。经济犯罪是犯罪的一种,因而具有犯罪的一般属性,即...
[详细]
《法学大辞典》
字数(259)
指以不法的手段获取暴利的一种犯罪行为。例如套取外汇、逃汇、假出...
[详细]
《金融大辞典·二》
字数(83)
在经济领域中破坏社会管理秩序,以牟取暴利或非法侵占公私财物为目的,触犯刑法的行为。主要表现为: 违反国家财政经济管理法规,危害国计民生,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中列举了经济犯罪...
[详细]
《财经大辞典·下卷》
字数(299)
侵害社会经济关系,依照有关经济法规和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侵害社会经济关系是经济犯罪的本质属性,也是衡量和判定某行为是否属于经济犯罪范畴的根本标志。某种行为只有侵害了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关系而非其他社会关系,才属经...
[详细]
《犯罪学大辞书》
字数(1083)
学理上的犯罪类型之一。关于经济犯罪的定义,说法不一,国内尚未展开深入研究。根据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经济犯罪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①广义的经济犯罪。指违反刑法规范,侵害国家、集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破坏经济秩序,应受刑罚处罚的行...
[详细]
《刑事法学大辞典》
字数(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