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缺血性脑损伤 相关学问

一、脑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脑缺血系指释放到脑组织的氧缺乏,病因包括氧供异常、脑代谢需求增加以及脑组织的摄取异常,脑血流、血红蛋白浓度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也可导致脑缺血。正常情况下,大脑摄氧量和能量需求比机体其他器... [详细]

《骨科麻醉基础与临床》 字数(4509)

用于脑损伤评价的测量指标很多,包括行为学、组织病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具体地如何选择评价指标要根据实验者的实验设计,根据实验设计者所要试验的假说来决定。一般的指标有死亡率、神经病学缺失、行为学损害、组织病理学... [详细]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字数(1896)

(1)动物种属 不同种属的动物由于解剖及生理特点和对缺血敏感性的不同,脑缺血后其损伤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比较几种大鼠在MCA阻断模型后脑梗死体积,可发现Wistar大鼠脑缺血后48h脑梗死体积最小(62±11)mm3,只占总体积的15%,但变异系数大。S... [详细]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字数(1280)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降糖通脉方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时的疗效是肯定的,为了科学地探讨滋阴益气活血法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滋阴益气活血法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全身及局部病理变化的影响,为本法治疗该病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本实验研究建立... [详细]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 字数(14236)

缺血性脑损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病理过程涉及复杂的时间和空间级联反应,虽然对其机制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但有效的治疗手段仍然缺乏。最近研究发现,神经再生和血管再生是脑卒中后大脑修复的两大重要机制神经,对神经、血管及白质损伤和修复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成年哺乳动物脑...[详细]

复旦大学 硕士论文 2011年 下载次数(512) | 被引次数(1)

缺血性脑损伤目前除缺血后短时间内进行溶栓外尚无其他很好的治疗手段。浙江大学医药学部陈忠教授团队"缺血性脑损伤的药物治疗新靶点及意义"成果如下:①发现组胺及其相关药物的多...[详细]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3期 下载次数(33) | 被引次数(0)

缺血性脑损伤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种损伤及修复机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对所处微环境、不同刺激信号产生差异应答,表现出不同的功能表型M1型、M2型,小胶质细胞这种极化行为在脑缺血损伤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表型的极性可能加重损伤或促进修复。激活素A(activinA...[详细]

吉林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408) | 被引次数(1)

脑卒中是当前全球第三大致死类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而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最主要的致死因素,也是导致重度、慢性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根据其临床发病特点不同,可以将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约占所有卒...[详细]

南京医科大学 博士论文 2017年 下载次数(1621) | 被引次数(19)

脑组织对氧和葡萄糖有相当大的消耗量,其能量的产生几乎完全依赖氧化磷酸化。脑血流量的局部损害限制能量底物(特别是氧和葡萄糖)的传递,造成维持离子浓度梯度所需要的能量受损。能量耗竭引起损伤级联反应。脑缺血引发的脑组织损害是由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兴奋性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详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博士论文 2003年 下载次数(796) | 被引次数(2)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新生儿在围产期过程中出现窒息情况,导致脑组织出现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不同程度脑损伤的表现。此类疾病往往会对新生儿的神经元造成较大的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影像学检查能够...[详细]

延安大学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19)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