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脊柱前柱手术重建中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n-HA/PA66椎体支撑体行脊柱前柱重建手术434例,男33...[详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18期
下载次数(203) | 被引次数(20)
广泛应用的脊柱前柱固定方法均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对神经弓有缺陷的病人。实验研究(18只犬)和临床实验(24个病人)表明,BOP-B是一种很好的塑性材料,用以固定脊柱前柱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该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结合性能,类似于骨组织。该材料不足之处是,在骨形成的头一个月,矫正...[详细]
《医用生物力学》1950年20期
下载次数(22) | 被引次数(0)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椎体支撑体在儿童脊柱结核前柱重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n-HA/PA66椎体支撑体行儿童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前柱重建手术23...[详细]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7年04期
下载次数(52) | 被引次数(5)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前路重建治疗结核性脊柱后凸的效果。方法:选择陈旧性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24例,均行后凸融合节段截骨+矫形+前柱重建,患者术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脊柱后凸角度改变情况及脊柱矢状位平衡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功能障碍指...[详细]
《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12期
下载次数(11) | 被引次数(0)
[目的]观察全脊柱整块切除术矫正严重脊柱后凸过程中,前柱前支撑在截骨短缩后因硬膜囊卷曲、皱折所致脊髓神经受损的临床效果,尤其是在锐角度的脊柱后凸截骨矫正闭合过程中的风险回避。[方法]25例角状脊柱后凸,其中先天性脊柱后凸10例,结核性脊柱后凸1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详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年24期
下载次数(151) | 被引次数(2)
研究背景:传统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是坚强脊柱内固定的主要形式,因其可提供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且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和安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脊柱坚强固定融合术被视为脊柱手术的金标准,虽然内固定的应用使融合率增加,但临床满意率低于融合率,融合率与临床疗效之间并没有显著相关性...[详细]
南方医科大学 博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259) | 被引次数(3)
目的探讨胸腰段屈曲压缩损伤的生物力学背景,为临床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人体正常胸腰段脊柱(T_(11)~L_2)的力学模型,分别在模型T_(11)椎体上表面施加不同方式的屈曲和侧屈压缩破坏性载荷,并对其应力分布进行分析。结果1、T_(12)...[详细]
福建医科大学 硕士论文 2005年
下载次数(148) | 被引次数(5)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轴脊椎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晚期形成脊柱竹节样强直,脊柱往往被固定于前屈位,呈现圆形后凸状畸形,导致患者肺部通气受限、上身重心前移、双目难以平视,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自19...[详细]
青岛大学 硕士论文 2005年
下载次数(115) | 被引次数(0)
目的 通过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 ,简称AIS)脊柱前后柱次发性生长骨骺的增殖和凋亡研究 ,发现AIS患者青春期脊柱前后柱生长活跃度的差异。方法AIS组患者 17例 (男性 4例 ,女性 13例 ) ,平均年龄 13 ...[详细]
《中华外科杂志》2004年20期
下载次数(240) | 被引次数(36)
目的比较脊柱骨折患者应用X线片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X线片诊断,实验组患者给予CT诊断,比较两组骨折类型及骨折范围诊断准确率。结果在骨折类型诊断...[详细]
《中外医疗》2020年19期
下载次数(41) | 被引次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