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伤小 使用21G穿刺针,几乎无损伤,所以未出现过腰大肌血肿,神经根、大血管及腹腔脏器损伤。2.并发症极少 只要一次性使用穿刺针,严格无菌操作,几乎无椎间盘感染之虑,因为臭氧本身就具有消毒和杀菌的作用。3.术后反应相对较少 除少数有“...
[详细]
《脊柱外科麻醉学》
字数(329)
药物配置:2%利多卡因15 ml+NS100 ml+庆大霉素4万U,注射时加用曲安奈德10 mg(5 ml用1 ml)。注意细节:局部注射以骨质为进针指示时,当抵达骨质时,给予小量消炎镇痛液后(预防对骨膜的损伤引起疼痛)再退针调整至需要穿刺的方向或部位。疾病名...
[详细]
《麻醉科工作手册》
字数(635)
氧气-臭氧治疗术后的早期和后期均未见报告发生感染和神经损伤的并发症。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与其他经皮...
[详细]
《脊柱外科麻醉学》
字数(142)
1839年,德国化学家Schonbein(1799—1868)在巴塞尔发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的气味”,将这种刺激性的气体命名为臭氧(Ozone)。1857年,Von Siemens发明了第一台臭氧发生器。直到1988年,意大利医生Verga开始应用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间隙治疗腰...
[详细]
《疼痛微诊所》
字数(4954)
一、臭氧的历史1839年,德国化学家Schonbein(1799-1868)在巴塞尔发表《电解水过程中阳极的气味》,将这种刺激性的气体命名为臭氧(Ozone)。1857年,Von Siemens发明了第1台臭氧发生器。1988年,意大利医生Verga开始应用臭氧注入腰大肌及椎旁间...
[详细]
《疼痛超微创疗法——脊柱、骨关节病微创针刺&介入治疗》
字数(5875)
研究背景与目的:大灶性脑梗死,常跨叶或多叶受损,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急性期过后,幸存者多数遗留肢体活动障碍等后遗症。急性期头部影像学上病灶体积与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是主要独立预测因素。脑梗塞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内科治疗以脱水降颅压、抗栓、改善循环...[详细]
大连医科大学 硕士论文 2013年
下载次数(193) | 被引次数(4)
目的:分析臭氧治疗不同类型阴道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阴道炎类型分成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混合性阴道炎3种类型,并...[详细]
《健康之路》2017年12期
下载次数(9) | 被引次数(0)
目的:总结臭氧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造成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83例脑出血,重度颅脑外伤及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患者39例,为脑出血、重度颅脑外伤应用臭氧治疗者;对照组1患者18例,为脑梗死应用臭氧治疗者;对照...[详细]
《中国民康医学》2016年17期
下载次数(31) | 被引次数(1)
目的观察和探究射频靶点热凝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臭氧治疗和射频靶点热凝消融联合臭氧治疗,对比两组...[详细]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年13期
下载次数(63) | 被引次数(2)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臭氧治疗仪对468例霉菌性阴...[详细]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年07期
下载次数(48) | 被引次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