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传统宅园的精华——苏州园林的专著。刘敦桢(见“刘敦桢文集”)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出版。1982年日本小学馆出版了日文译本。本书包括总论与实例2部分。总论由绪论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6章组成。绪论,分析了苏州...
[详细]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自然和技术科学》
字数(665)
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
[详细]
《百科知识数据辞典》
字数(474)
网师园始建于公元1174年(宋淳熙元年),始称“渔隐”,至公元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并形成现在的布局网师园池中鲜有植物花卉,清透如镜,高低错落的建筑群在水中倒映成画没有任何地方比历史名城苏州的九大园林更能体现中...
[详细]
《世界遗产全集·亚洲甲卷》
字数(2568)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专著。中国近代建筑学家刘敦桢著,197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全书...
[详细]
《百科知识数据辞典》
字数(129)
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个历史时期,围绕着园林开发与园林保护这一主要矛盾,在清末民初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初出现了两次转型,这两次转型对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古代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定型期,园林建造技术、园林艺术风格在明清时期逐渐定型;同时传统...[详细]
苏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753) | 被引次数(9)
在历经“文革”的动荡后,我国江南地区的诸多古典园林呈现百废待兴的面貌。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国家逐步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文物保护机构和体系,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许多古典园林经历了大面积修复、重建工作,园林也进行了走出国门、落户海外的初步尝试,部分园林在修复后还参与了联合国教...[详细]
中国美术学院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150) | 被引次数(0)
本文基于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逐渐向包括各种艺术领域在内的当代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完善,并呈现出一种与虚实结合的审美想象空间,此背景之下,以“苏州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将“虚实”手法做为探究的切入点,通过从中国传统美学及审美思想的虚实角度出发,将空间设计与情感经验巧妙的巧合,对虚实营造手...[详细]
苏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1098) | 被引次数(15)
园林色彩是抽象的造型因素,是影响空间氛围、意境及区域景观特色的重要视觉要素之一。它所展现和暗含的,既是直观的,又是抽象的;既是科学的,又是感性的;即是视觉的,又是精神的:既有视觉生理的需求,又具有心理的引导……总之,园林色彩作为园林视觉感受的第一要素,在刺激视觉感官与诱导情感联想...[详细]
北京林业大学 博士论文 2014年
下载次数(8339) | 被引次数(84)
作为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的典型代表,我国一批以观光产品为主导的传统旅游产品凭借着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占据了中国旅游市场的垄断地位。但是资源的优势并不等同于市场优势。随着产品的日趋成熟,传统旅游产品逐渐出现产品老化的现象:功能单一、内容陈旧、形式缺乏变化,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旅游者的需求...[详细]
苏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03年
下载次数(1826) | 被引次数(12)
中国古代造园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如果用今天的空间特征予以分析,依然符合尺度、比例、透视关系、空间序列等等的规范,所以被当之无愧地视为经典。或许因为时代的变迁,在现代多元的设计风格不断地冲击下,人们对于这一经典逐步遗忘,似乎仅剩了“历史宝贵遗产”这一印象。园林对于普...[详细]
苏州科技大学 硕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2065) | 被引次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