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问词条 学问文献 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关学问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中风,主要是指位于颅内脑底部的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和脑表浅部位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病急,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常有情绪波动、过分用力等... [详细]

《神经精神病学辞典》 字数(425)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在颅腔内,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狭窄间隙即蛛网膜下腔,其中有脑脊髓液。因此,一旦出血,血液即可沿此间隙扩散,直到脊髓的蛛网膜下腔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损伤性与非损伤性两大类。前者主要见于头部钝器... [详细]

《中华法学大辞典·诉讼法学卷》 字数(523)

为颅内出血一种,属急性脑血管疾病,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临床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有时... [详细]

《中国卫生管理辞典》 字数(198)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中风。主要是指位于颅内脑底部的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和脑表浅部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诊断】(一)发病急骤,多在活动中突然起病,常有... [详细]

《内科诊疗学》 字数(1409)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多数由于颅内底威利司氏动脉环的动脉瘤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也可因脑部血管畸形破裂及血液病等引起。情绪激动,排便或突然用力常为本病诱因。本病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颈强... [详细]

《内科诊疗学》 字数(743)

统指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一般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大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上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继发性蛛网膜下腔是指脑实质内出血,穿破脑组织,流入蛛网... [详细]

《中国老年百科全书·保健·医疗·强身卷》 字数(811)

本病是颅内出血的一种常见类型,多于40~60岁发病,常由先天性动脉瘤破裂、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细菌性动脉瘤以及各种脑肿瘤的出血引起。多急骤起病,部分病人病前可有头痛、眼肌麻痹等先驱症状,常由情绪波动、用力等因素... [详细]

《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生物·医学》 字数(402)

一忌搬动。本病是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 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搬动则不利于止血, 甚至会使出血增多, 从而加重病情, 使病情难以控制。二忌过早下床活动。过早活动不利于破裂的血管壁的充分修复, 易引起再出血... [详细]

《病家禁忌3000条》 字数(666)

软脑膜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内的血管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疾病。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动脉瘤,其次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破裂及脑动脉血管畸形。患者突然感到头痛、恶心、呕吐,伴有背痛、腿痛、... [详细]

《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司法鉴定学||刑事侦查学》 字数(344)

本病指脑表面的血管非外伤性的(即自发性的)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病理状态,它与脑实质内出血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不同。以先天性颅内动脉瘤为最常见,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粥样硬化次之,其他少见的原因为脑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 [详细]

《新编全科医师手册》 字数(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