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微创手术(置入血管支架)的开展,可以解决许多难以棘手的问题。因此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比如血管内有斑块、溃疡或狭窄等疾病,做手术其风险和难度都很大,将病变血管切除植入人造血管,也有术后产生血栓、再狭...
[详细]
《浅表器官超声动态图鉴》
字数(710)
在组织工程领域,存在细胞无法深入支架内部,影响组织再生的问题,其原因之一在于支架内部没有血管结构,因此设计具有血管结构的支架,即血管支架,是组织工程技术的一个关键内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考虑人体颅骨板障静脉特征,对血管支架设计、制备工艺及其体外实验展开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详细]
天津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109) | 被引次数(0)
如何治疗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各国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血管支架介入医疗具有创伤小、见效快和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避免了传统支架永久留在体内而导致的血管舒缩功能受损、晚期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靶病变血运重建等问题,被誉为冠状动脉介入医疗的...[详细]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712) | 被引次数(3)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全球死亡比例中,心血管疾病约占31%,已经成为人类健康所面临的主要危害之一。因此,利用组织工程、增材制造研究再生血管支架(简称:血管支架)制备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血管支架制备工艺方法还不成熟,制备过程中产生脊凸、螺纹、...[详细]
上海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298) | 被引次数(0)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因疾病而死亡的首因,冠心病是常见的、威胁最大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介入手术治疗。其中,基于血管支架的介入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的优势而成为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手段。血管支架从金属裸支架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率明显...[详细]
南昌大学 博士论文 2018年
下载次数(1033) | 被引次数(6)
目的:1.开发研制一种可以预防Ⅱ型内漏的新型人工血管支架。2.建立腹主动脉瘤测压动物模型,分别植入可预防Ⅱ型内漏人工血管支架(实验组)和普通人工血管支架(对照组),形成Ⅱ型内漏动物模型。检验Ⅱ型内漏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实验组人工血管支架对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详细]
复旦大学 博士论文 2006年
下载次数(208) | 被引次数(1)
随着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威胁程度的日益加深,对血管支架的材料、制造方式和结构做更多研究变得迫在眉睫。大豆油基聚合物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降解性和光固化加工性能,是很有前景的血管支架材料。光固化3D打印技术打印精度高且加工速度快,适用于复杂结构血管支架的个性化定制。负泊松比结构具...[详细]
江苏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31) | 被引次数(0)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血管支架介入治疗具有操作安全、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首选方式。然而,血管支架置入血管后再狭窄概率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架置入后的治疗效果。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血...[详细]
青岛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58) | 被引次数(0)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的降解过程会造成支架材料内部孔隙度的变化,影响支架的药物缓释过程和医疗效果。本文考虑可降解聚合物的降解和溶蚀过程,建立载药可降解聚合物血管支架植入病变血管内的药物释放过程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药物在聚合物支架、血管壁和血流中的扩散与渗透过程,分析支架三维结构...[详细]
大连理工大学 硕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271) | 被引次数(0)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支架是心血管介入术中最重要的医疗器械,其性能决定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效果。其中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锌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合适的降解速率,作为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锌血管支架仍采用传统不可降解支架的设计...[详细]
暨南大学 硕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56) | 被引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