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专为供奉宫廷的艺人。与倡优并置,一般在朝贺酒宴中演出。《汉书·礼乐志》:“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27)
中国古代的一种专职艺人。出现在汉代宫廷中,于朝贺酒宴中演出。位同倡优。《汉书·礼乐志》载:“常从倡者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颜...
[详细]
《表演辞典》
字数(164)
汉代宫廷艺人。专职在朝贺庆宴时演出。《汉书·礼乐志》: “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人四人。...
[详细]
《中华文化辞典》
字数(109)
古代指用以殉葬的俑和草...
[详细]
《中国古代礼俗辞典》
字数(32)
古时作人物扮演的舞蹈艺人。《汉书·礼乐志》:“常从倡三十人,常从...
[详细]
《掌故大辞典》
字数(85)
(1次) 木偶或泥人。...
[详细]
《老庄词典》
字数(27)
汉代宫廷专职艺人。与倡优并置,在朝贺酒宴中演出。《汉书·礼乐志》:“朝贺置酒,陈前殿房中,有常从倡三十人,常...
[详细]
《中国曲学大辞典》
字数(137)
即俑。人形木偶。古代用以殉葬。《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鄭玄注引鄭司農云:“...
[详细]
《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
字数(131)
汉代宫廷专职艺人,同倡优并置,在朝贺酒宴时演出。《汉书·礼乐志》载: 宫廷乐舞中,倡三十人,象人...
[详细]
《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
字数(122)
汉代专为供奉宫廷的艺人。与倡优并置,一般在朝贺酒宴中演出。《汉书·礼乐志》:“常从倡三十人,常从象...
[详细]
《中国古典文艺实用辞典》
字数(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