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比容量、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性能以及低成本等的负极材料已成为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热点,一般应满足以下条件:①良好的电子电导率;②锂离子扩散系数大;③嵌锂前后体积变化小;④嵌锂可逆容量高;⑤反应自由能变化小、嵌锂电位低;⑥高度可...
[详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字数(929)
负极材料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是石墨类材料(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中间相碳微球),其他已规模化生产的负极材料各具特色。无定型碳材料(硬碳和软碳)倍率性能好,但首次效率低;硅基材料比容量高,但首次...
[详细]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字数(1691)
目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等优势已见诸人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但是,锂材料价格昂贵且资源分布不均,限制它在规模化储能中的应用。相较于锂电池,钠/钾电池因成本低廉进入人们视野。然而,钠/钾较大的离子半径(Na:1.02A,K:1.38 A)引起了迟滞的反应动力学,从而导致了较...[详细]
苏州大学 博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49) | 被引次数(0)
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我们对高效、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储能技术又迎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储能系...[详细]
河南大学 博士论文 2022年
下载次数(593) | 被引次数(0)
锂离子电池(LIBs)具有能量密度高、可循环充放电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如今的生活中。商品化负极材料石墨比容量较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硅基材料具有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比容量高、嵌锂电位合适等优点,近年来获得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大量关注。本论文从开发环保型制备方法的角度出发,以获得优异...[详细]
武汉理工大学 博士论文 2021年
下载次数(94) | 被引次数(0)
随着新型电动汽车和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迫在眉睫。近几年来,硅基负极材料因其理论容量高、工作电位低、地球资源丰富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硅基负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快速的容量衰减,并且较低的库伦效率严重阻碍了硅基负极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详细]
天津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519) | 被引次数(0)
锂离子电池在手机、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电子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动车和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功率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现有电极材料的理论容量等性质的限制,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已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新型负极材料中,锡基和硅基...[详细]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论文 2019年
下载次数(194) | 被引次数(0)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普及推广,对高能量密度及功率密度电化学能量存储器件需求越来越迫切。电化学能量存储器件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能量密度,但存在功率密度低和循环寿命差等缺陷,超级电容器虽具有高的功率密度和超长循环寿命,...[详细]
陕西师范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52) | 被引次数(0)
纳米硅-碳负极具有高比容量和适宜的嵌/脱锂电位,将其与高性能三元正极材料匹配,是最有可能应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当前纳米硅-碳基负极材料仍然存在制备成本高、工艺复杂以及电化学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故深入研究其制备、嵌/脱锂过程界面现象及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详细]
厦门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89) | 被引次数(0)
柔性电池为新型柔性电子设备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也触发了新形态电子设备的产生,使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进入了全新的数字时代。如可折叠、可卷曲、柔性显示器改变了现有图片和影视的呈现形式,使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形态更新颖、轻便。柔性钠离子电池具有成本低廉、原料储量...[详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论文 2020年
下载次数(1149) | 被引次数(1)